新闻中心 /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新闻中心

小便变成“酱油色”,到底是谁惹的祸?

作者:方瑜、郑夏芳 发布时间:2020年6月7日 浏览次数:2604 来源:诸暨中医院

日前,家住浣东街道26岁的王女士来到诸暨市中医医院内科就诊,自诉肌肉酸痛久未缓解,“酱油”尿,接诊的是肾内科郑夏芳副主任医师,她详细询问了小王的病史,发现这段时间小王一直在健身房锻炼,而且运动强度比较大。随后,郑医生给小王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小王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各项指标明显升高,初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

“现在门急诊中这类病人也越来越多,前几天也接诊过一位20岁的小伙因剧烈运动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伴急性肾损伤的患者。”郑医生告诉我们。

那么,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郑医生介绍,横纹肌是由多核而成束状排列的横纹肌纤维组成,它是构成每块骨骼肌的主要成分,因其在显微镜下观察又呈现明暗相间的横纹而得名。

横纹肌溶解症并不是肌肉真的溶解,而是肌肉细胞膜被破坏,使肌肉细胞中的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被溶解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出现肌酶谱和肝酶大幅上升、酱油尿、肌肉肿胀酸痛持续,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横纹肌溶解症诱因有很多,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1.运动强度过大,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范围,导致骨骼肌破裂、溶解,大量肌红蛋白进入血液。

2.过量食用海鲜、药物也可能致病。其中的药物主要是降脂药以及某些抗生素。

3.多种原因引起的剧烈抽搐,会使人体肌肉被动剧烈运动,也可引起横纹肌溶解。

4.还有肌肉挤压伤、缺血、代谢紊乱(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极端体温(高热、低热)、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等。

郑夏芳医生指出,“运动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当季还有一些过量进食小龙虾引起的病例”。

她建议,从运动的角度而言,要避免突然加大运动量,进行超负荷、高强度运动,但也不要因为过分担忧横纹肌溶解症而拒绝运动,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同时提醒大家在运动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更要注意多喝水。

而吃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机理至今不明。有可能与过敏有关,也有可能是在养殖过程中给小龙虾应用药物或者在其加工烹饪制作中受到污染引起的。

因此,郑夏芳医生建议以下人群慎食或者尽量不食小龙虾:

痛风、关节炎者不宜吃,更不要搭配啤酒;孕妇、乳母、过敏体质、胃肠敏感者慎食;具有横纹肌溶解症致病因素的人群慎食。

尽管横纹肌溶解症“来势汹汹”,可引起急性肾损伤,甚至严重肾衰竭,有少数病人需要短期透析治疗,但是,只要及时正规治疗,大部分都是可逆的,患者能够完全康复,预后良好。因此,及时发现、及时就医就非常重要。如果突发肌肉酸痛、肌无力、小便呈酱油色等情况,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