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后支架植入患者短期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一例报道
作者:麻醉科赵君炜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5日 浏览次数:2340 来源:诸暨中医院
患者,男,73岁,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平素药物控制,4个月前曾于上海胸科医院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具体支架性质不详(不确定是否为药物支架),目前服用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双重抗凝,拟行左小腿血肿清除+VSD引流术。术前会诊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科室讨论,与骨科医生沟通,仔细告知患者和家属手术麻醉风险,考虑患者心肌梗死支架术后6个月内,属于手术麻醉相对禁忌症,患者目前服用两种抗凝药物,存在椎管内麻醉出血风险,局部麻醉又不能满足手术要求,综合评估考虑,决定在B超引导及神经刺激仪配合下行左下肢神经阻滞,既能满足手术要求,又可以保证术后完善镇痛,降低患者氧耗,从而减少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患者入室予常规监护,面罩吸氧增加氧供,备抢救药物及设备,在麻醉科多人配合下,B超引导及神经刺激仪配合下行左股神经、坐骨神经及隐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完善,期间患者心率血压氧平稳,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在麻醉工作中,常常遇到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有心肌梗死病史,支架植入病史,特别是广泛的心肌梗死者,麻醉与手术危险性大,梗死后3个月内手术者,再梗死发生率为27%-37%,因此患心脏病这类病人手术麻醉风险显著高于其他患者,要求麻醉医生对这类病人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术前评估,把握好病情程度,风险大小,最佳麻醉手术时机及术中、术后可能发生问题与对策,做好充分术前准备,麻醉过程平稳,循环状态稳定,通气适度,保持心肌供氧与需氧之间平衡,麻醉深浅适度,既有良好镇痛,又不抑制循环。
未来行医之路,超声等多种“神器”在手的麻醉医生将一路过关斩将,排除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