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健康不容忽视, 这些症状要警惕!
肾脏作为人体至关重要的排泄器官,承担着血液过滤、废物排出以及体液平衡调节等核心生理功能。然而,肾脏疾病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其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肾脏功能可能逐渐衰竭,最终患者可能需要依赖透析或肾移植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患者是肾脏疾病的高风险群体。近年来,肾脏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对肾脏疾病的认知水平,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于维护肾脏健康至关重要。
市中医医院肾内科主任徐惠指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普遍观点认为,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肾脏损害就已经开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与慢性肾病相似,几乎没有明显症状,患者仅能察觉到血糖水平升高。直到疾病晚期,才可能出现水肿、乏力、腰痛、尿中泡沫增多等症状,而此时往往已发展为严重的糖尿病肾损伤,病情逆转的难度极大。因此,全面了解糖尿病肾病,并实施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疾病,其早期阶段常规尿检可能无明显异常,且无水肿或肾脏体积缩小的表现。通常情况下,糖尿病肾病进展至肾功能衰竭需要10~15年。然而,如果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掉以轻心,如熬夜、吸烟、饮酒、不规律饮食或不按时服药等不良生活习惯,将加速肾病的发展进程。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肾脏疾病的关键,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不可或缺。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肾功能检测。尽管糖尿病肾病较为隐蔽,但存在一些早期征兆,如口渴、泡沫尿、水肿、腰酸、恶心呕吐等。若出现夜尿增多、泡沫尿、下肢浮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旦确诊,患者需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力求将尿蛋白、血压、血脂等指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要保持积极心态,调整生活方式,确保充足休息,避免熬夜,选择散步、瑜伽、打太极拳等轻度运动方式进行适量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饮食方面,应保持多样性,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油腻、油炸食品。戒烟限酒,低盐饮食,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2~3克,避免食用咸菜、腌肉等高盐食品。控制蛋白质和钾、磷的摄入,避免食用香蕉、橙子、土豆、菠菜等含钾高的食物,以及动物内脏、坚果、奶制品等含磷高的食物。
当然,预防是保护肾脏健康的关键。预防肾脏疾病应从控制基础疾病入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每日饮水量应控制在1500~2000毫升,但需避免过量。坚持适量运动,将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止痛药和成分不明的中草药。
肾脏健康需要我们长期的关注和呵护。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关注肾脏健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共同守护我们的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