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日报健康坐堂 /

八段锦唤醒身心活力

作者:何金颖 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浏览次数:130 来源:宣传统战科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具活力的生发时节。《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市中医医院名中医周礼萍主任中医师介绍,在这个万物复苏、推陈出新的季节,人体的阳气顺应自然规律而升发,正是调理肝气、疏通经络的黄金时期。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融合了千年养生智慧的八段锦已成为现代人顺应天时、追求健康的理想选择。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导引术体系之一,八段锦自宋代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健身气功。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八段锦的各式动作及其作用

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点为避免前俯后仰,伸直手臂,掌根发力。此式有助于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

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要点为双手搭腕于列缺穴,手变八字掌时掌根外撑。此式有助于疏通经络、益气养肺,可有效提高肺活量,增强肺功能。

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要点为一托、二穿、三举,手上举时掌根上撑,手掌微旋拧,腋下悬空。此式有助于舒胸展肩、拔长腰脊,以及调理脾胃气血阴阳。

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要点为手指发力,手臂后旋,肩胛骨有挤压感,进行扩胸、含胸等动作。此式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疏理任督二脉,对于长期伏案工作或看手机导致的肩颈不适有缓解作用。

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要点为尾闾上翘、头上扬,以及尾闾摆正、头摆正。此式有助于增强肾阴对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滋养,达到去心火的目的,从而改善脏腑功能,有益于睡眠。

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要点为两腿绷直,抬头、塌腰、翘尾闾,用手臂带起身体。此式有助于健固腰肾、疏通经脉、调理人体气血,以及促进生长发育和养护头发。

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动作要点为双手握固,大拇指抵住无名指根,怒目圆睁,拳头握紧,脚趾抓地,双臂夹紧两胁。此式有助于增强气力,对于改善不良情绪也有积极作用。

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动作要点为通过“背后七颠”的颠足动作,促进身心健康。一起一落为一次,共做七次。此式有助于促进全身气血流通,消除百病。

现代运动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在春季的基础代谢率会提升12%-15%。然而,过度剧烈的运动可能会导致肝阳上亢。八段锦采用独特的“松紧交替”运动模式,通过128个标准动作节点,将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60%之间。八段锦特有的逆腹式呼吸法要求在吸气时收腹,呼气时鼓腹。这种呼吸方式能够促进大脑皮层与延髓呼吸中枢的协同作用,使副交感神经的活性提高23%,这也是练习者普遍感到焦虑减轻的重要原因。此外,这种“有氧+拉伸”的复合训练方式,不仅能有效激活迷走神经,促进肝血回流,还能通过云手、摇头摆尾等动作增强脊柱深层肌肉的力量。这种训练方式完美契合了《国际运动医学杂志》提出的“春季低冲击训练原则”。

针对上班族,我们还可以利用“微循环训练法”进行碎片化练习。

晨起7分钟:完成“双手托天+左右开弓”激活胸腺T细胞。

午间5分钟:单练“摇头摆尾”改善椎动脉供血。

睡前6分钟:配合冥想进行“背后七颠”提升睡眠质量。

特别提醒:春练八段锦,要遵循“三慢原则”——起势慢、呼吸慢、收功慢,让身体与自然生发之气同频共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用千年导引智慧唤醒沉睡的身心能量,开启全年健康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