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日报健康坐堂 /

中医为何讲究“忌生冷”

作者:何金颖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2日 浏览次数:440 来源:宣传统战科

饮食习惯对人的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中医在饮食方面提出了其独到的见解和禁忌。根据中医理论,生冷食物如生鲜蔬果、冷饮、冰淇淋等,由于其低温和未经烹饪的特性,可能对某些人群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中医建议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研究发现,摄入生冷食物与多种健康问题紧密相关,包括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的根本在于阴阳平衡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生冷食物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尤为显著。长期摄入生冷食物可能会导致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健康问题,对于已有胃病的个体,这可能会加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从而加重反酸和烧心等症状。

在代谢性疾病方面,生冷食物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性较强。研究显示,冷食物会增加体内的产热反应,提高基础代谢率,可能导致能量调节失衡,增加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同时,冷食物还可能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风险或加剧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免疫系统疾病与生冷食物有关,生冷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增加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未煮熟的海产品、肉类和不洁净的蔬果可能携带病原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诺如病毒,导致食源性疾病。病原体在低温下仍能存活,尤其在免疫功能弱的个体中更易引发疾病。长期食用生冷食物会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增加感染风险,并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

心血管疾病方面,冷食物可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对高血压患者尤其不利,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此外,冷刺激可能诱发心肌梗死,特别是在寒冷环境中,风险更高。

妇科疾病中,冷食与痛经的关联备受关注。冷食可引起盆腔血管收缩,减少子宫血流,加剧痛经。研究发现,月经期间及前后吃冷食,痛经几率上升。冷食还可能降低生育能力,因它可能减少子宫内膜血流,影响其功能,增加不孕风险。

生冷食物可能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降低局部免疫功能,使病原体易侵入。研究显示,食用冷饮和冰冻食品后,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上升。此外,生冷食物可能诱发或加重哮喘,因冷食物刺激可引起气道痉挛,导致哮喘发作,尤其在寒冷环境下,会增加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性。

    综上所述,生冷食物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涉及消化、代谢、免疫、心血管、妇科、呼吸等多个系统。因此,合理控制生冷食物的摄入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