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餐桌刺客”需警惕 别再被这些“土方法”误导了
日前,家住暨阳街道的王大姐因腹痛难忍 来到诸暨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在询问 病情后了解到患者在吃鱼时不小心将鱼骨头吞 了下去,当时感觉也没什么不舒服,第二天左下 腹就开始出现疼痛,且疼痛越来越剧烈。经过 CT 等一系列检查,诊断为小肠异物嵌顿伴肠穿 孔,需急诊手术治疗。手术中,医生在患者体内 空回肠交接处取出了长达3厘米的鱼骨头。
春节期间,每天大鱼大肉,但在吃喝的同 时,也要注意预防突发情况发生。如果像王 大姐这样误将骨头吞咽进肠道,需要注意观 察排便是否顺畅,有无疼痛、出血、腹痛、腹 胀等症状,观察食欲、体重等是否有变化。如 果观察到有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 关检查和治疗。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老人和小孩异物卡 喉的情况。这两类人群要尽量避免食用可能 带 有 尖 锐 或 不 易 消 化 的 食 物 ,如 硬 糖 果、果 冻、骨头、糯米点心等,要选择食用软烂、易 消化的食物。对于儿童,要告诉他们在吃东 西 的 时 候 要 专 心 ,避 免 在 进 食 时 大 声 谈 笑 , 避免将小物件放在口中玩耍等,这样可以降 低意外吞食异物的风险。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吞食了异物,应该及时 就医。吞食异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 食道穿孔、肠穿孔、感染、出血等。医生可以 通过各种检查和诊断方法来确定异物的位置 和大小,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需特别注意 的是,孩子吸入异物后,绝不可用手指挖取, 对 5 岁以下的孩子可以用“倒立拍背法”。倒 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通 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 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不要尝试用吞咽米饭或喝醋等方法来处 理异物,这些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使情况恶 化。如果自行尝试这些方法,可能会使异物更 加深入食道,增加取出异物的难度和风险。
在就医过程中,要尽量保持镇静,不要过 度激动或运动。避免进食或饮水,以免加重症 状或使异物更深入食道。如果感到严重不适 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请立即拨打 120 急救 电话,同时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自救。 如果身边无人,可以自己实施腹部冲击或胸部 冲击法进行自救。
方法一:一只手握拳,并用大拇指的一侧 顶住上腹部,在肋弓之下、肚脐之上;用另一 只手抓住握拳的那只手,并迅速用力向上挤 压;重复动作,直至导致窒息的物体排出。
方法二:依靠在一个固定的水平物体上 (比如:桌子边缘、椅子、扶手等);用物体的边 缘对上腹部施压制造出强大的向上冲击力;重 复挤压,直至导致窒息的物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