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日报健康坐堂 /

慢性胃肠道病患者 如何吃膏方?

作者:钟海平 发布时间:2024年1月3日 浏览次数:193 来源:脾胃病科

      膏方需要胃肠来吸收,胃肠有疾患者不 适宜服用膏方。如果想通过吃膏方来达到 治疗胃肠道疾病目的,那么首先要通过“开 路方”来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

      胃肠主要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 泄废物,属中医的脾胃范畴。中医认为,脾 和胃的功能又有差异,胃负责受纳、腐熟水 谷使其成为食糜,主通降(类似现代医学所 说的“排空”)。脾负责水谷精微物质的消化 吸收,将营养物质运送到心肺乃至周身,主 升清。脾胃对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直接影 响人体全身功能,所以有“脾胃为气血生化 之源,脾胃乃后天之本”的说法。因此,调节 脾胃功能对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而补益脾胃又是调节脾胃功能的 主要方法。

       由上可见,胃肠有疾者可以通过吃膏方 来进行调理,但这主要是指一些慢性胃肠疾 病,如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道出血 后及胃肠道肿瘤手术后的调理。若是胃肠 道的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如急性胃肠 炎、急性痢疾、消化道出血、急性胃痛、腹痛 等,均不宜服膏方。 

       在吃膏方之前,患者若有胸脘闷胀、食 欲不振、舌苔厚腻等症状,提示湿邪困阻脾 胃,或饮食积滞脾胃,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 能。此时,不宜立即吃膏方,而应先服用一 些运脾化湿、消食导滞的中药,如苍术、厚 朴、枳实、半夏、陈皮、山楂、神曲、谷麦芽等 煎汤服用,以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就是 通常所说的“开路方”。 

       慢性胃肠病患者服用的膏方,若属于单 纯的脾胃虚弱,只需补益脾胃即可。但根据 临床实际情况,脾胃虚弱者多运化不健,容易 导致饮食积滞,或脾虚生湿,或气机不畅,或 湿郁化热,或气滞血瘀,表现为虚实夹杂的症 候,所以膏方的用药应该建立在健脾和胃的 基础上,按照不同的胃肠疾病,不同的患者, 仔细辨证,适当予以祛邪,或清热泻火,或消 食导滞,或理气化湿,或活血化瘀,做到虚实 兼顾,标本同治。但祛邪不可攻伐太过,处处 以固护胃气为本,避免损伤胃气;补益又不可 过于滋腻,以免加重脾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