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 /权威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合理用药

苯妥英钠从治病到致病,竟然是这个原因

作者:陈梦琪、余丹丹整理 发布时间:2024年9月19日 浏览次数:359 来源:

神经内科近日收治一位具有10年癫痫病史的患者小贤


小贤:我一周前全身都开始发痒,还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也去皮肤科看了。最近头晕恶心呕吐越来越严重,而且感觉全身都没有力气,摔倒了好几次,头都摔破了。在门诊做了不少的检查。

小贤说着拿出了他最近在门诊做的一张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化验单:苯妥英钠>50↑ug/mL,卡马西平5.4ug/mL。(参考范围:苯妥英钠10-20ug/mL,卡马西平4-12ug/mL

 

医生和临床药师看到化验单,发现问题所在: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偏高,头晕及行走不稳、恶心呕吐很可能为苯妥英钠中毒表现。

原来小贤自从被诊断为癫痫后,一直都按时服药,口服苯妥英钠200mg,每日2次,卡马西平100mg,每日3次,近1年未再发作。近1月因药品产地更换,自己认为价格便宜效果不佳而自行加药。一周前全身多处瘙痒偶有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科就诊,诊断为湿疹,予曲咪新外用。近几天频繁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同时伴有肢体乏力、行走不稳多次跌倒在地,致头额部挫伤出血入院。

那么小贤应该怎么办呢,药师小姐姐给我们慢慢揭晓答案……

  

苯妥英钠为经典的抗癫痫药,常见不良反应为齿龈增生,儿童发生率高;长期服用或血药浓度达30 mg/L可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胃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常表现为眩晕、头痛,严重时可引起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语言不清和意识模糊等,调节剂量或停药可消失;可以影响造血系统,致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罕见再障;可引起过敏反应,常见皮疹伴高烧,罕见严重皮肤反应。

苯妥英钠的有效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非常接近,易引起中毒反应,并与个体耐受能力及药物代谢的差异有关。血清苯妥英钠浓度在15-30ug/mL可能出现眼球震颤,30 ug/mL以上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共济失调,40ug/mL以上可能有精神和意识方面的改变,浓度过高者可能发生抽搐。

 

处理

经医生和临床药师讨论后,停用苯妥英钠,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强补液,促进药物排出处理。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癫痫发作情况,并复查血药浓度。患者头晕、行走不稳、恶心呕吐症状较前逐渐缓解。入院3天后,复查血药浓度苯妥英钠43.1ug/mL,卡马西平5.4ug/mL,继续监测。入院6天后,复查血药浓度苯妥英钠14.7ug/mL,卡马西平7.66ug/mL,血药浓度恢复正常。出院前,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嘱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切勿擅自停用或更改药品。

 

 药师小姐姐分析

 

患者擅自更改抗癫痫药物剂量,导致药物代谢不及时,从而使体内血药浓度异常升高。苯妥英钠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1020ug/mL,而该患者血药浓度50ug/mL,属于严重范畴。该患者一周前出现全身发痒,恶心呕吐头晕、步态不稳等不良反应表现。

同时该患者苯妥英钠与卡马西平合用,还应注意两药的相互影响。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对CYP2C/3A均具有诱导作用,苯妥英钠90%通过CYP2C/19代谢,卡马西平65%通过CYP3A4/2C8/1A2代谢,两者合用,卡马西平血药浓度降低。卡马西平对苯妥英钠的影响更复杂,更有变异性,对于大多数患者,抑制作用占优势,因此加入卡马西平后,苯妥英钠的血浆浓度明显升高,可能产生毒性。因此,药师提醒,苯妥英钠及卡马西平均为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又均有肝酶诱导作用,两者最好不同时使用,建议去专科医院咨询有无减少治疗药物种类或更换药物的可能性。

苯妥英钠作为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首选药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苯妥英钠肝酶诱导剂,与皮质激素、洋地黄类(包括地高辛)、口服避孕药、环孢素、雌激素、左旋多巴、奎尼丁、土霉素或三环抗抑郁药等合用,可降低这些药物的效应;长期饮酒可以降低本品的浓度和疗效,但服药同时大量饮酒可增加血药浓度;与氯霉素、异烟肼、保泰松、磺胺类合用可能降低本品代谢使血药浓度增加,增加本品的毒性;与抗凝剂合用,开始增加抗凝效果,持续应用则降低;与含镁、铝或碳酸钙等合用时可能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两者应相隔23小时服用;与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时,因本品可使血糖升高,需调整后两者用量;与利多卡因或心得安合用时可能加强心脏的抑制作用;与丙戊酸类合用有蛋白结合竞争作用,应经常监测血药浓度,调整本品用量。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较多,治疗窗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不可擅自停用或更改剂量,同服用其他药物需应咨询专业医务人员,以免药物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减少身体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