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寒起,寒从足生。
中医有种说法“病从寒起,寒从足生。”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脚底有很多穴位,穴位连通身体的各个经络,而经络通,则百病消,泡脚可以温通足部经脉,祛除寒湿,所以每天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是养生又惬意的事。
泡脚的好处:
1.引气血下行,缓解疲劳
2.刺激足底穴位,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3.增强抵抗力,预防流感。
4.祛寒除湿,有助阳气生化。
5.温通经脉,促进睡眠。
6.活血调经,暖宫止痛。
具体的功效偏向,还跟泡脚的中药材有关。以下具体介绍两款比较火爆的足浴方。
(便捷购药请关注医院公众号)
一、驱寒除湿,活血化瘀的驱寒足浴方
组成:艾叶 红花 干姜 花椒 甘草
艾叶,味辛、苦,性温。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
红花,味辛,性温。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花椒,味辛,性温。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治湿疹,阴痒。
甘草,味甘,性温。可以调和诸药。
此五味药合用,温通经脉祛寒除湿,活血化瘀,暖宫驱寒,不仅可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温暖子宫,缓解通经等不适。
二、养血安神、活血助眠的失眠足浴方 组成:红花 当归 五味子 石菖蒲 茯神 红花,味辛,性温。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当归,味甘、辛,性温。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能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茯神,味甘,淡,性平。能宁心,安神,利水。用于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此五味药外用,养血安神,活血助眠,睡前一付泡脚,可以将身体调整到温温暖暖的舒适放松状态,更有安神药助力,更加有助于我们入眠和安眠。 足浴方泡脚时,我们还可以搭配足部按摩,将养生进行到底 隐白穴,健脾回阳,揉捏3分钟 大敦穴,清醒头脑,按压7-8秒,重复10次 厉兑穴,通调肠胃,点压2分钟 窍阴穴,治疗偏头痛,揉捏2分钟 泡脚虽好,也不能贪哦。 泡脚注意事项 一、饭前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泡脚最好选择在饭后一小时再进行; 二、泡脚时以微微出汗为宜,不要大汗,泡脚后建议喝杯温水补充水分; 三、脚部有炎症、外伤、皮肤溃破或烫伤的人,或有血管相关性疾病(如有血栓、血管瘤、动脉闭塞等)的患者,均不宜泡脚,以免造成局部感染或加重病情; 四、糖尿病患者温度感知力弱,应谨慎泡脚,若泡脚时要特别注意水温,可先让家人测测水温或自己用温度计来监测水温,水温控制在38℃-40℃为宜; 五、妊娠期和经期女性应谨慎泡脚,尤其不宜用中药足浴; 六、婴幼儿不宜泡脚; 七、有心脏疾病患者和儿童需泡脚,注意水温不能太热,时间不超过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