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常见的6种健康问题,如何科学应对?
一、什么是更年期?
更年期是指女性绝经及其前后的一段时间,是从生殖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按照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50岁来计算,通常出现在45—55岁。它是卵巢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的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生理与心理上的变化。
二、更年期常见的健康问题?
1.月经异常
月经异常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以月经周期缩短多见)、月经期持续时间长、停经一段时间后月经量过多等。不仅影响着女性的日常生活,还可能暗藏健康风险,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
2.血管舒缩症状
潮热、出汗,是更年期最突出的特征性症状。潮热常起自前胸,然后波及全身,紧接着爆发性出汗,持续时间短,发作频率每天数次至数十次,夜间或应激状态易发生。自我感觉皮肤松弛,而且逐渐粗糙。
3.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会出现心慌、头晕、血压波动等,严重者还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耐量减低、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在更年期发生率明显增高。
4.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病
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颈肩关节疼痛、四肢末端疼痛、骨关节炎、腰酸、抽筋等,感觉身高变矮、驼背,发生骨折的概率明显增高。
5.泌尿生殖系统问题
会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外阴瘙痒、阴道干痛、性交困难、性欲减退、尿频、尿急、反复尿路感染、快走或大笑时出现漏尿。让不少女性难以启齿,却又深受其苦。
6.精神神经症状
激动易怒、焦虑、多疑、情绪低落、自信心降低,不能自我控制等情绪症状;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三、如何安然度过女性更年期?
1.正视更年期,积极调整心态
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这一生理阶段的种种变化,不要过分担忧或恐惧。可以通过参加更年期科普讲座,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了解更年期的相关知识,减轻心理压力。同时,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读书、下棋、插花等;多尝试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
2.注重饮食健康,合理搭配营养
应保持低盐(<6g/d)、低油(25—30g/d)与低脂的饮食原则。饮食结构要多样化,粗细搭配,多吃含蛋白质、钙质(1000mg/d)高的食物,增加蔬菜、含糖量偏低的水果摄入量。此外,要足量饮水(1500—1700ml/d),控制含糖饮料(<50g/d)和酒精(酒精量<15g/d)的摄入量,以保持身体健康。
3.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锻炼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定时用餐,保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时间,坚持户外运动和晒太阳,每周至少坚持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走路、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建议增加一定量的无氧运动,锻炼核心肌群的力量,做好体重管理,增强体质。
4.积极寻求帮助,适当补充激素
如果更年期症状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适当补充雌孕激素等。但很多更年期女性谈“激素”色变,担心长期服用激素会产生药物依赖或者担心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其实,绝经后激素的替代治疗使用的剂量只是正常女性卵巢激素分泌量的1/10,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治疗“窗口期”,尽早治疗,严格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而且不同个体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同时做好补钙及定期检测相关指标(需注意血栓形成及阴道出血),不建议自行补充,自行停药。
此外,中医药的服用调理也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同的更年期女性所使用的中药需要医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更年期是每个女性必须经历的一个生理阶段,正确合理地对待,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遵从医生指导,补充适量的雌孕激素,可以预防糖尿病、慢性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能够高质量地度过女性绝经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