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心理健康

13岁?焦虑or抑郁?中医有良方

作者:何金颖 发布时间:2024年4月11日 浏览次数:4750 来源:诸暨市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

近段日子以来,13岁的小明变得十分抑郁,情绪总是很差,常常有莫名的压抑和痛苦,整天都提不起精神。并且他总感到浑身不舒服,头昏昏沉沉的,虽然小明极力去控制,但还是觉得浑身没劲。家长表示在家里也总是和父母唱反调,一点容不得父母责备自己,常常默不作声地表示愤慨和抗议。于是,家长陪着小明到诸暨市中医医院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处咨询,经过诊断,他患的是抑郁症。医生对其进行心理+药物治疗后,病情渐渐好转。

随着春季的到来,精神疾病进入了高发期,特别是抑郁、焦虑之类就诊患者越来越多。

医生表示:抑郁症直接与个人的感受有关。家庭矛盾,生活受挫,工作压力大,甚至阴天下雨都会闷闷不乐……这些是人之常情,称为抑郁情绪,可以通过正确认识环境、多放松、多运动来进行调整,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但如果抑郁情绪持续时间过长(2周以上)、程度过重、情绪与处境明显不相称,那么就可能患上抑郁症了。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持续的悲伤、愤怒或绝望感,表现出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者食欲大改,甚至自杀倾向。此时应该尽快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形成个体化方案,进行有效控制。

中医治疗抑郁症一般多从“郁病”论治。我们常说人有“六郁”,即气、血、火、湿、食、痰,大多数前三者病位在肝,后三者病位在脾,而郁病的虚症还涉及心、肾,其中最关键的脏器非“肝脏”莫属。

肝喜调达主疏泄,长期肝郁不疏会克脾致脾虚、气滞导致血行淤滞,而肝郁化火扰心会出现心肝火旺,所以初期治疗主要以疏肝为主。后期病势缠绵反复,出现心脾两虚心神失养,阴虚火旺,肝肾不足等证型。可通过中药、耳穴、针刺、艾灸等手段调节人体气机步入正轨,使神志活动趋于正常。

与情绪不佳的朋友们分享一种日常代茶饮——疏肝解郁茶。用菊花、玫瑰花、梅花、百合各3克,酸枣仁、大枣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可以帮助疏肝解郁、活血安神。需注意的是,虽然疏肝解郁茶有一些潜在的好处,但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低血压患者、过敏体质者、正在服用药物的人群、特殊疾病患者可能不适合饮用或需要谨慎饮用。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按揉期门、神门、太冲、膻中等穴位缓解抑郁情绪。

需强调的是,茶饮、按揉穴位虽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治疗。如果情绪问题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最好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此外,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对茶饮的反应及按揉穴位能起到的作用可能不同,所以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虑,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除了积极寻求医治外,受“抑郁”困扰的患者还可以尝试曾经喜欢的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与信任的人交谈,尽可能保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坚持合理运动。心理上接纳自己的局限,放松心情,积极寻求帮助,有向他人倾诉、宣泄情绪的勇气。如果自己的情绪出现明显变化且持续,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