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中医养生

今日寒露,养生做到这几点,远离小病痛

作者:黄芳整理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8日 浏览次数:3492 来源:中国中医

            mmexport1696747682816.jpg

寒露时节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随着寒气的增长,万物逐渐凋落,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消,阴气渐长,天气逐渐转冷。此时稍不注意,邪气就会乘虚而入,侵袭人体,罹患各种疾病。寒露节气如何养生?以下几个要点要知道!

寒露养生三字经

颈腰脚,三保暖

寒露之后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保暖。

暖颈: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发炎。戴条围巾可以有效保暖颈部。

暖腰: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

暖脚: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起到舒筋活血、温暖全身的作用。 

酸甘润,解干燥

寒露时节,燥邪当令,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失水分。因此,饮食应以“酸、甘、润”为主,少食辛温发散之品。

此时可以适宜多吃雪梨、蜂蜜、银耳、百合、莲子、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养阴、生津、润燥,缓解人体干燥症状。 

喝足水,防脑梗

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有脑血栓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饮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栓塞。

另外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夜间不要因为起夜怕凉而憋尿,否则会使血压升高,可能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寒露养生记住“六个一”

一杯茶--暖身抗寒

经常感到手脚冰凉、食欲不振的人可以在午饭后喝上一杯温暖的茯苓蜂蜜茶。此茶可以保证机体得到充足的能量,以抵抗寒冷。

一个小动作--疏通气血

日常可以做做养生小动作--浴耳。双手置于耳前,来回搓动36下。长期浴耳,有益肾填精、疏通全身气血之功,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一次晒背--防病补钙

督脉位于背部。中医认为督脉主一身阳气,是人体阳气的"发电厂",阳气从这里发出,到达身体各处。借着温暖的阳光晒晒后背,能更精准、更温和地将阳气引入身体,增强体质。而且晒背还能帮助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早一点睡觉--滋阴养阳

天气越来越寒冷,人体的代谢也会变慢,养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早睡早起。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早起有利于阴精收藏。 

一碗汤--祛除湿寒

当归生姜羊肉汤具有益气补血、温中祛寒、调经止痛的作用,神倦乏力、心慌、怕冷的人日常可以食用。

方法:取当归50克、羊肉500克、生姜60克、黄酒50毫升、葱30克、食盐适量。先将羊肉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当归洗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生姜洗净,切片备用;当归、生姜、葱、羊肉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黄酒,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加入食盐等调味品食用。

一个穴位--祛寒暖身

关元穴有“一穴暖全身”的功效。中医上讲寒者热之,一般体寒人群,在家可以热敷关元穴,在一定程度上能调理寒性体质。

关元穴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Screenshot_20231008_144953_com.huawei.browser_ed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