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压力大、高脂饮食 当心突发性耳聋找上你
“这几天没休息好,耳朵嗡嗡地响”“最近一直觉得耳朵堵,打电话突然就听不到了”……这些症状你有过吗?如果有,你很可能得了突发性耳聋!那什么是突发性耳聋?诱因是什么?今天笔者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
根据中国2015年版《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突发性耳聋目前定义为72小时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
医生介绍,以前多数突聋患者年龄在40或40岁以上,但现在已呈年轻化趋势。过度疲劳、精神刺激及心理压力,饮食、慢性疾病因素都会引起突发性耳聋。
熬夜、加班等情况会导致过度疲劳,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大脑供血不足会波及耳蜗,引起耳蜗缺血缺氧。耳蜗内的毛细胞主管听力,非常敏感,一旦发生缺血缺氧就会引起耳蜗损伤,容易发生突发性耳聋。
家庭或工作突发意外变故,导致突发精神刺激,甚至过度兴奋的精神刺激也会诱发突发性耳聋。心理压力过大,持续不能缓解也会诱发突发性耳聋。可能是这些突发因素促使耳蜗末梢血管出现血栓或血管痉挛所致。
高能量高脂肪的西方化饮食也容易让人患突发性耳聋,这是因为长期进食后脂肪类物质被吸收入血液,导致血管硬化狭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致。
一般在季节交替的时候突发性耳聋发病率会升高,这可能与季节变化引起精神情绪改变、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会导致动脉硬化,血液粘稠、血液高凝,这些也是诱发突发性耳聋的因素。
如何预防突发性耳聋?医生建议,避免和减少与强噪声等物理因素的接触,如环境无法改变时,可佩戴耳塞,降低噪音。
尽量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间,必须使用耳机时,注意“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60%,每次时长不超过60分钟。
调整生活的节奏,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特别是睡前1小时,更应该远离手机。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郁、焦虑及恼怒等不良情绪刺激。
密切关注气温变化,做好御寒保暖,切勿让身体广泛受凉,预防病毒感染。避免过早外出锻炼,特别是老年人,以免血管痉挛或栓塞,减少突发性耳聋和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警惕耳鸣。当耳内出现耳鸣如蝉鸣、“嗡嗡”声时,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先兆,此时,应及早到医院就医。此外,要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