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新闻中心

勇于看齐 敢于担当:我们是共产党员 诸暨市中医医院临床一支部两名党员医生列车上急救之心路历程纪实

作者:周芳、黄薇 发布时间:2016年6月29日 浏览次数:2368 来源:党委办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党的95岁华诞。“我是共产党员,我就在您身边”,央视传媒的一句质朴的广告词,传唱着永不褪色的永恒主题。2016年5月25 日杭州至南昌的T101次火车以及2016年6月22日G1330列车上,我们支部的党员医生熊高准与罗芳富不约而同地作出了同样的举动:抢救突发疾病的患者。在这个医患矛盾突出的时代,这样的举止无疑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担当的。两名党员同志的爱心急救传递,正在市中医医院“两学一做”活动中传唱开来……是什么样的能量支持两位同志作出符合党员医生身份的举动呢?让我们看一看救治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吧:

故事一:熊高准医师---信心致胜,敢于担当

那是2016年5月25日的一件事,我乘坐T101次火车从杭州东去东莞东办事,当时我所在的9号硬卧车厢,晚上七点多,列车刚驶离上饶车站,列车广播突然寻找医生,大概地说了一下17号车厢有一位旅客突发不适。我听到第一遍时犹豫了一下,潜意识地问自己:是什么病人发生了什么不适,广播并没有详细讲清楚,自己到底是去还是不去有点拿不定主意。一来火车开往南下务工大省,车上人非常多,车厢距离较远,挤过去可能耽误了时间,同时车上可能有其他距离比我近的医生;二来火车上什么医疗设备也没有,自己也是刚参加工作不久,临床经验不足怕误诊耽误病情,况且有报道曾有医生火车上救人被指非法行医的惹上官司,去与不去很难定夺。何况最近连续两个夜班都送走了几个危重病人,对自己的技术也信心不足。当时脑子里又回想起2010年春节从家乡回杭州的时候,晚上12点多火车广播找医生说有一位旅客突然昏迷,急需医生,那时的我还是一名医学生,没有上过临床,也没有执业医师证,当时想想昏迷的病因那么多,是缺氧?低血糖?还是心脑血管病,自己去还是不去?在列车广播数次后,虽然期间我一直犹豫不决,最后还是胆怯与恐惧战胜了我,我没有去。此后一直带着遗憾。回到学校后带着遗憾和导师与此事交流,导师是一名老党员,他说我当时应该去的,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要往前冲,去不去是一回事,去了有没有用是另外一回事,导师的话教育了我。这次不能再有遗憾了,自己出过急诊,独立处理过急危重症患者,而且当时刚刚看完两学一做资料,如果这次再不去真对不起共产党员的身份了,还谈做什么合格的党员,想到这些我赶紧跳下床穿好衣服往17号车厢快速走去,经过软卧车厢时列车员知道我的来意特意在前面开路让我快速通过,一路上我都在思考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相关对策。经过两个车厢后,一名30多岁的女志愿者也加入了进来,她说她懂一些急救常识,希望能帮上忙,这样我的胆子就更大了。来到17号车厢,列车长也赶了过来,车上其他旅客都凑了过来,看着我们俩他们踏实了很多,但我们紧张了不少。列车长指向一位35岁的中年男子,男子告诉我们:由于他右手托住脑袋时间过长突然放下时感右侧胸痛,牵拉样疼痛,非持续性发作,改变体位时明显,没有向其他部位放射,也没有胸闷等。在观察了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没有其他伴发症状,也没有相关基础疾病,脉诊脉律规则。我初步排除了急性冠脉综合征,考虑为胸部肌肉急性拉伤。于是我和那位志愿者给他做疾病的讲解,并对他进行局部肌肉按摩放松,做完好患者诉胸痛好转,我们放心了很多,告诉他下车后去医院再去做一些相关检查。

事后我将此事发到了朋友圈,一是为自己这次站出来鼓掌,不但克服了我瞻前顾后的毛病,而且释放了一个压在我心头多年的遗憾;二是再次勉励自己要向那位志愿者学习,乐于助人,多做好事。三是作为一名党员,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遇到情况一定不能再犹豫不决,畏缩不前了,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敢于站出来,勇于担当。

故事二:罗芳富医师:医者仁心,勇于看齐

2016年6月22日,本人从新化南站乘坐G1330次列车回诸暨,刚出发不久,列车广播突然呼叫,2号车厢有乘客突发疾病,请医务人员旅客迅速赶到2号车厢救援。听到广播后,心里一愣,去还是不去犹豫了一下,一方面本人连续好几天没休息好,人极端疲惫,实在不想动;另一方面高铁上面缺少医疗设备、药品,又没有护士协助,不便救援;最重要的是经验不足,心里没底,担心处理不到位。后面转念一想,如果病人出现心肺骤停等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我不去,又没有别的医生过去,病人随时可能死亡。想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觉得良心上过不去。联想到上个月我的同事也在火车上成功救治了一名突发急症患者,立刻胆子就大了起来。随后立马朝2号车厢赶了过去。赶到时见一中年妇女坐在座位上,表情痛苦,双手按住腹部。经病史询问、查体后,我初步判断患者为食物过敏,腹痛为急性胃肠痉挛所致,急性重症胰腺炎、胆囊炎、胃肠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的可能性不大,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在询问病史和查体的过程当中先后又有两名医务工作者赶到。在对患者病情进行基本的判断之后,要求列车员为患者调换了一个能平躺的座位。我对患者进行足三里穴的按揉,另外一人按揉合谷穴。大概十几分钟后患者腹痛明显缓解,随后予服一片氯雷他定。患者症状逐步缓解,之后到患者下车时患者腹痛无复发。临走时,患者以及与她同一旅行团的许多乘客对我们救援非常感动,连连道谢,此时想到自己为病人解除了病痛,得到了病人及其他乘客的认可,心里感到非常的欣慰。

    在这件事情当中,我当时之所以能够克服思想矛盾,做出正确的决定,我想跟我平时所受的思想教育密不可分。上大学时,母校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我上大学期间,有好几位校友有过救人的先进事迹,被母校知道后对这些事迹大力宣传,平时大力弘扬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倍受感染和教育。上研究生期间,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导师时教导我要树立良好的品行,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多的帮助他人。导师的言传身教使我潜移默化。参加工作后,同事当中很多德艺双馨的前辈成为了我学习的楷模,他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为病人服务的精神成为我前进的灯塔。同为刚毕业的同事在火车上急救成功也给我树立了榜样。同时,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我们大部分医务人员时刻不忘自己救死扶伤的使命,当时赶到救援的医务人员尽管存在经验不足,或者本身不是临床出身等情况,但是为了救人于危难,大家自发地挺身而出,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病人度难关。事后,我不经意把消息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在不足两百人的朋友圈,有50多人为我点赞,这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这说明真、善、美仍然是我们广大社会民众崇尚的主流,社会道德的基本面是好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愿天下处处可见善人、善举,愿人间大爱彰显神州。

希波克拉底誓言与入党宣誓

   作为两名新参加工作的医务人员,受自身医疗技术的限制以及对医患环境的复杂性的畏惧,都产生了从社会诚信→心理纠结→党员意识→医者仁心→勇于看齐→战胜自我→信心致胜的心路历程。当医学生的誓言“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与入党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相重叠时,我们的党员医生战胜了自我,体现了勇于担当的党性修养。随着“两学一做”的深入开展,这种“我是共产党员,我就在您身边”的精神会不断传递。

                                                  

附:两位医师简历

熊高准,男,汉族,1985.5出生于湖北省鄂州市。2004.9-2009.7月就读于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9.6.18成为预备党员。2009.9-2012.3就读于浙江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跟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楼建国名中医学习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及研究,参与相关研究,撰写相关论文,获得硕士学位,在校期间参加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并毕业。2012.9至今于诸暨市中医院工作,跟随名老中医周礼萍门诊抄方学习肿瘤的中医中药治疗,顺利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中级职称考核,目前于肿瘤科工作,重点方向为肺癌、乳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治疗。


罗芳富,男,汉族,1985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2006.8-2011.7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中西医临床)专业,2011年7月取得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学士学位。2011.9-2014.6就读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内科学(神经内科)专业,2014年6月取得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学位。2013.12.17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8至今于诸暨市中医医院工作。目前在诸暨市中医医院暨阳院区七病区工作。工作重点为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