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日报健康坐堂 /

远离疾病侵扰 安度“多事之秋”

作者:何珈琪 发布时间:2023年9月4日 浏览次数:2022 来源:ICU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变大,气温冷暖多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很多人难以适应天气的转变,在生活中稍不注意就会生病或旧病复发,因此要想安然度过这个“多事之秋”,做好预防至关重要。

感冒

秋季昼夜温差大,是伤风感冒的多发期。所以进入秋季之后一定要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减少发生感冒的概率。同时还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秋季天气干燥要注意多饮水,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

气管炎

人体气管对天气的变化比较敏感,且适应性差,会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敏感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原因之一,应尽量避免过敏源接触。另外,良好的情绪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要改善居室环境,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烟尘污染。

胃病

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易发生胃肠痉挛性收缩,自身抵抗力和对气候的适应性下降;此外,由于气温下降,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胃病患者除了注意保暖外,还应当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降低发病率,并注意膳食和营养搭配。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戒烟戒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能力。

皮肤病

在秋季,皮肤最可能被毒性较强的病原寄生虫及蚊虫叮咬,出现红肿奇痒;挠抓搔痒处会引发继发性感染,出现脓疱(疹)等症状。所以,被蚊虫叮咬后千万不可抓搔,可先涂风油精、清凉油消肿止痒。易患皮肤病者忌吃辛辣食物。

肺炎

入秋时节,由于大气湿度降低会出现秋燥,而换季时节,人最不适宜的是肺部。因此,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白萝卜等,以补充水分。此外,还应积极锻炼,增强肺活量,加强肺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

关节炎

入秋时节,一方面暑湿蒸腾,一方面寒气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因此,关节炎患者应当注意防寒保暖,尤其不要在大汗后淋浴,更不要洗冷水澡。有关节炎症病史者,可选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以祛风通络、化湿止痛。还可用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汤药浴,对防止关节痛发作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