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赴市特警大队作急救知识和CPR技术培训
近日,我院应诸暨市特警大队邀请,ICU主任张赟华、骨科副主任医师宣晓国等4人去特警大队讲授院前急救相关知识和CPR技术。培训中骨科李红宇医师就院前急救四大方面: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进行了详细阐述,ICU主任张赟华讲解了CPR技术及操作,护士长为特警人员进行现场演练及操作培训。战士们认真学习,积极培训,圆满完成任务,掌握一项实用技能。
院前急救遇到呼吸心跳停止需要抢救的病例有很多,要成功完成急救,首先,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作为院前急救的关键性技术—心肺复苏,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在熟练的基础上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其次,据相关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后,复苏术开始的迟早与成活率的关系至关重要,必须分秒必争。心脏停搏后0-4分钟,存活率为43%,8-12分钟存活率为6%,超过12分钟存活率为0,可见黄金抢救时间只有短短4分钟, 而如果这4分钟未作处理只是一味等待救援,那么患者就会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因此心肺复苏术不仅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随着人们对急救质量要求的提高,作为普通大众的人们也应该了解掌握心肺复苏术,一旦周围出现类似状况,在拨打120急救电话后,等待急救车来的时间里及时为患者施行心肺复苏术,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心肺复苏(CPR)还局限在医院里,但近30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心肺复苏已在发达国家普及,走出了医院,来到了社会,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专家们认为,一个城市、地区心肺复苏的普及率越高,往往表明该城市地区的文明程度越高。严酷的现实要求全民都要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及操作技能,医务人员更要成为执行的典范。你拥有了驾驶技术就可以开车驰骋,掌握了语言工具,就可以同外国友人进行沟通。你已经拥有许多娴熟的技能,请您再学一项一辈子可能用不上,但可受益一生的、保护生命最重要的技术—心肺复苏术。这是一项能在危急关头将处在死亡线上的人们拉回来的实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