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院新闻 /

早癌的“杀手锏”——内镜下这项技术大显“身手”

作者:丁丽英 发布时间:2023年2月16日 浏览次数:1808 来源:内窥镜室

日前,诸暨市中医医院内镜中心团队又一次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胃早癌ESD手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术中完整剥离了一大小约5cm*6cm的胃早癌病灶组织。

患者杨先生这一年来经常胃胀、胃痛,也没当回事。近期胃痛反复发作,吃了胃药也不能缓解,于是,来到诸暨市中医医院就诊。胃镜活检后,诊断为早期胃癌。经过会诊,结合杨先生的身体情况,建议采用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治疗。在内镜中心丁丽英主任的带领下,内镜团队联合麻醉科在全麻气管插管下,为杨先生进行了ESD治疗。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历经2小时,终于将病变组织整块剥离了出来,手术圆满完成。术后,杨大爷情况良好,无出血、穿孔或感染等并发症,一周后顺利出院。

微信图片_20230227085840.jpg

什么是ESD?

ESD,也称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2cm的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不开刀就能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胃肠镜检查是发现消化道疾病特别是消化道早癌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胃癌、肠癌、癌前病变及胃肠粘膜下疾病都可以在消化内镜下予以切除。”内镜中心丁丽英主任告诉我们,“其中ESD内镜下治疗技术就是针对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的一种标准微创治疗手段。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病灶组织切除完全、治愈率高、消化道结构保留完整等优点。”

同时,丁丽英主任提醒大家:胃部经常不适要重视。近年来,胃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大部分胃癌患者确诊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最佳诊治时机。因为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炎、胃溃疡,所以往往不引起重视,尤其是年轻人,更容易忽视!

丁主任还建议,如果经常出现胃部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现在的无痛胃镜开展已很成熟了,睡上一觉就能做完,根本无需害怕。如果超过45岁,即使没有胃部不适,也建议做一次胃镜普查。

内镜中心介绍

诸暨市中医医院内镜中心拥有国内最先进、最高端的全进口奥林巴斯胃肠镜检查系统,配备290内镜主机,具备NBI电子染色、电子放大等多种功能。现有医护人员1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早在2002年就率先在绍兴范围内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各种治疗。目前已经熟练开展食道支架植入、空肠营养管置放术,肠梗阻导管放置术、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狭窄扩张术,皮胃造瘘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以及粘膜剥离术(ESD)等微创治疗项目。2022年度接诊胃、肠镜诊疗量近1.6万人次,内镜下早癌发现率达9.6%,早癌治疗切除率达90%,治愈率达95%。

微信图片_20230227085834.jpg

学科带头人丁丽英主任曾二次赴浙一医院消化内科及内镜中心进修。任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擅长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消化内镜诊治新技术的开展和临床应用。内镜检查技术精湛,擅长在内镜下早癌的发现及切除,熟练开展空肠营养管放置术、肠梗阻导管放置术、消化道狭窄扩张术及支架放置术、消化道止血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异物或杮石取出术及皮胃造瘘术等内镜治疗技术。坚持临床结合科研,主持立项科题二项,期中一项被评为绍兴市科技三等奖,诸暨科技二等奖,主持诸暨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一项,发表SCI学术论文一篇及二级期刊上学术论文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