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心理健康

【2022世界精神卫生日】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作者:黄芳整理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0日 浏览次数:4533 来源:网络

你知道世界精神卫生日吗?或者说你关注过或者了解过精神健康吗?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世界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2000年是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

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人的健康应包括机体、心理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完美状态。

2022年全国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为“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及重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促进广大群众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那我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十条标准,曾被公认为是心理健康“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出现心理问题,会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1.情感低落,表现为精神抑郁、忧虑,对人或事失去兴趣;思维缓慢,思考困难,消极意念沉重,感觉活着没有意思,生不如死,有严重的自卑、自责或自罪心理。

2.情绪高涨,表现为喜悦、洋洋自得、狂欢;思维奔逸,表现为自觉脑子聪明、反应敏捷、联想丰富,讲话眉飞色舞、高谈阔论、吹嘘夸大,讲话内容从一个主题很快转到另一个主题,睡眠减少而不觉得困倦。

3.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表现为为了消除对受到赃物、毒物或细菌污染的担心而反复不断的洗手,反复检查门窗、煤气是否关好,检查数十遍仍不放心。

4.焦虑,表现为过度担心和焦虑,为将来的不幸烦恼,感到忐忑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还可出现心慌、胸闷、出汗、尿频等,不能静坐及无目的小动作增多,甚至有人对特定场所焦虑恐惧、在社交场合紧张、或对特定的物体恐惧而回避出现在以上情景中。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

1.走出对心理健康的误区

有心理问题了不需要隐瞒,一定要积极的寻求帮助,就像是身体上有不舒服我们要求医问药一样,懂得求助是有智慧的表现。

2.面对心理困境,行动起来是关键

首先,接纳和面对现在的困难;第二,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执行;第三,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井井有条;第四,主动进行社会交往,结交一些可以交心的朋友。

3.运动是改善心理困扰的法宝

运动有利于改善情绪。有大量的研究显示,适当的规律性运动还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而在内腓肽的作用下,人的身心可以轻松愉悦。

4.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会有人十全十美,不如顺其自然地去接纳令你不开心、不满意的事情,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学会不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5.换种思维方式生活

 我们应该学会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时刻记得发现别人的好,而不是记得别人的不好,交往过程中也要学会尊重和换位思考,心中有阳光,哪里都温暖!

最后,还想给大家几点小建议:

保持心理健康,需要你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要记得规范自己的作息时间,睡个好觉;

最最重要的一定要记得,常常晒太阳,常常走进大自然;反思周围的美丽,释放压力。

当然,每个人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不一定一致,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做心理健康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