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院新闻 /

以“疫”为令,这是一群不回家的人

作者:何珏、方瑜、王德民、周磊、林科汝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0日 浏览次数:2414 来源:宣传统战部

义乌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抗疫集结号”再次吹响。8月4日开始,我市璜山、岭北等重点乡镇启动连续3天全员核酸检测。8月4日晚,接到上级指令,8月5日上午进行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我院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组建核酸检测采样队伍,有序高效落实全员核酸检测工作。5.①.jpg

核酸采样、检测基地、集中隔离点、样本中转站……一批批中医人“一夜成军”、奔赴而去。


又有人中暑了

8月5日,肾内科副护士长方瑜接到通知:“和济隔离点南区要开舱了,你准备好行李,等待指令,随时出发。”这已经是方瑜第5次进集中隔离点了。她作为医疗组组长,她主要负责物资协调和人员安排等工作。

据悉,此次进舱共有24名医护人员,由黄章松副院长带队。5.②.jpg

持续高温天气,方舱地面温度更是高达50多度,工作环境和条件十分艰苦。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污染区工作,出舱后都是汗流浃背,几近虚脱。

为了减少穿防护服时间,医护人员24小时分三组分时段进舱工作。尽管这样,还是有人中暑了。“韩彤,她晕了,快把她扶进休息室······”“方宇宁,胸闷、呕吐,快休息一下。”

除了核酸采样、测体温,医护人员还需要满足隔离人员的各种生活需求,评估每位隔离人员的情绪反应、心理状况等。每天,隔离点办公室的笔记本上都记得密密麻麻的,隔离人员每一个合理的需求,医护人员都会想办法一一满足。


两天睡了5个小时

“咚咚咚······”,8月5日晚9时,推拿科不断传出异响,保安前去查看,原来是推拿科王德民副主任正在科室里剁生姜。闲聊中,得知王主任将于次日凌晨3时半,赶往岭北进行核酸采样。为了不影响第二天正常工作,于是,他就晚上赶到医院来准备第二天铺灸所需的生姜细末。5.③.jpg

其实,王主任已经连续两天没好好睡觉了。

8月5日凌晨4时,他到达暨南街道洋湖村采样点,参加全市集中核酸采样。下午13时,回到医院,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8月6日凌晨3时半,又出发前往岭北核酸采样。连续几天在高温下采样数小时,尽管双手被泡涨,衣服已湿透,但他毫无怨言。

在采访中,他告诉我们,“现在三伏天铺灸病人半个月前就约好了,还有不少推拿病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业务也是不能落下。而且科室几位老同志这么热的天也不适合去外面,理应我多承担一些,他们主内,我主外嘛。”

好一个“他们主内,我主外”!其实他是内外兼顾,一刻都没有停歇。自从三伏天铺灸开诊后,他已经一个月没休息了,几乎每天早上六点就到医院了,准备一天的铺灸材料。


每样都不落下

“周磊,6日凌晨3点半前往岭北镇核酸采样。”“收到!”这已经是周磊连续两天凌晨起床出发去核酸采样了。5④.jpg

周磊是骨一科的一名医生。8月5日凌晨,他被派往东白湖镇进行核酸采样,上午回来后,马上又投入到手术中。当天晚上,他又继续在骨科急诊上帮班,到9点才回家。第二天凌晨3时,又到医院集合出发去岭北采样了。真是采样、手术、值班……一样都没落下。

在岭北周村,周磊顶着烈日,穿着隔离衣,跟着村干部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残疾人核酸采样,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这点痛我还能承受

林科汝是检验科的主管检验师,也曾在市核酸检测基地上班。由于疫情突发,新冠核酸标本量激增,需要增派人手前往市核酸检测基地。而林科汝在前几日不慎摔倒,导致尾椎骨裂,但是接到通知后,还是毫不犹豫答应了,一瘸一拐去了基地。5.⑤.jpg

穿着防穿着防护服进了加样区,为了确保核酸结果能早点出来,林科汝跟其他同事一起用最快的速度拧开标本盖、吸取样本、规范加样。等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林科汝才发现大拇指都脱皮了。问她吃得消了,她笑笑说:“这点痛我还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