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心理健康

要考试了,你焦虑吗?

作者:黄芳整理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8日 浏览次数:3874 来源:网络

 时光荏苒,转瞬间,又快到了放寒假的时候,放假是一件让人很愉悦很开心的事情,但是在愉悦的假期来临前,面临的是期末考试。 

 在日常时候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接触到这样一类孩子,他们平时学习成绩比较优异,但是,一遇到一些重要的考试,他们的成绩却总是不理想。当我们与他们去沟通的时候,不难发现,这些孩子普遍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考前焦虑。

什么是考前焦虑?

考试焦虑包含三种基本成分:

认知成分: 它是以担忧为特征的。

生理成分: 它是指心率加快,呼吸加剧,胃肠不适,多汗、尿频、头痛、失眠等。

行为成分: 它是通过防御或逃避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行为方式,如考场上惶恐不安,还有一有考试就生病等。

考试焦虑实际上是由以上三种基本成分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反应。考试情境呈现这是形成考试焦虑的直接原因,一般来讲,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有:

1担心知识储备不足导致的信心不足。

2对考试成绩不好的担忧(只有当一个人对焦虑本身产生焦虑时,焦虑才具有破坏性)。

如何帮助缓解考前焦虑?

面对考前焦虑,我们该如何去缓解这种情绪呢?

对自己的目前期待要适当,瞄准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能考出好的水平。其次要以平常心看待高考,以乐观的情绪来应对,不互相攀比。

1、要有良好的作息

距离考试不远了,这段时间不要再进行满负荷的练习,把身心弄得过于疲劳反而会影响考试的状态。休息不好,睡不好,会加重焦虑。早晨起床时间要准时,起床时间不规律会扰乱体内生物钟,引起失眠。午睡1小时左右最为合理,睡得太多则夜晚很难入睡。可以多听听音乐,经常运动等

2、重新认识考试的功能

考试只是对自己学习状况的一种自我检测。人的一生中要经历无数次各种形式的考试,有无数次的机遇,一次考试的成败怎能决定命运呢?况且,考试前已经进行了这么细致的复习工作,为什么不能在这次考试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呢?何不学一学搏击暴风雨的海燕高呼一声:让考试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3、重新评价自己的复习情况

如果自己已经跟随着老师的复习思路进行了系统细致的复习,那么,完全可以进行自我暗示:“我已经复习得很好了,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我不会的,别人也不一定会。”如果自己的复习确实是有缺陷、有漏洞,那就抓紧时间认真复习,而不是愁眉苦脸、怨声载道。纵然觉得时间不够来不及了,就能复习多少就复习多少,切不能破罐子破摔。       

4、重新认识考前的准备工作

临考前,不少人开夜车,搞题海战术,这不是复习的好办法。不要因为自己没有人家复习的时间多而焦虑,因为考试主要体现知识掌握的系统性与运用,而这些不是临时突击的能力。因此,面临考试应放松精神,复习安排要劳逸结合,睡眠要充足。做些喜爱的运动,使自己的心身放松,进入一种“假消极状态”。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假消极状态”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心理潜能,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水平

5、正确运用考试策略

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尤其要进行这样的鼓励:即便是真的准备不充分,也要自我鼓气:“试题对于我难,对别人也不见得容易”,“错12题不影响全局,谁还不错一点”。这种语言暗示不仅在考前,在考试过程中也会发挥作用。同时在考前和考试中都要保持一种宁静而开放的姿态,即抬头、挺腰、收腹、挺胸,别小看了这种姿态,它对矫正焦虑有奇效,切不可垂头丧气趴在桌上

6、重新认识考试失败

考试失败怎么办?事实上这不是考试前所思考的问题。考试之前,谁也不能预料结果,先担心失败,这是无谓地分散精力,是不明智的。面对考试要有一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即使考试真的失败了,也不必悲观绝望,你可以从失利中总结原因,以便加强不足之处。

为自己的梦想找把梯子,别嫌那梯子是新是旧的,好看还是不好看,能够让你越来越靠近自己的梦想就好,没有到达梦想之前,你没有资格评价它好还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