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院新闻 /

不吃不喝,防护服一穿就是8个小时

作者:何 珏、方瑜、李小芳、赵亦萍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0日 浏览次数:2773 来源:宣传统战部

隔离病区是令人望而却步,是离看不见的“敌人”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这里隔离的不仅仅是病人,还有医护人员。面对疫情他们白衣执甲,舍小家为大家,逆风而行。

 12月18日,我院党委副书记夏舒芳代表院党委走访慰问奋战在绍兴新冠定点医院防疫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家属。


C:\Users\HP-2021\Desktop\20220106定点隔离医院\IMG_7496.JPG.JPGC:\Users\HP-2021\Desktop\20220106定点隔离医院\630A9546.JPG


这位“临时妈妈”的坚守和温情

12月8日,肾病科副护士长方瑜接到紧急电话,需要立刻奔赴绍兴市人民医院临江分院隔离病房,作为第二次出征定点医院,她没有丝毫犹豫,在安排好科室工作后毅然出征。路上匆忙给正在值班的老公发了个微信:我去绍兴了。方瑜老公陈寅是绍兴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的一名高速交警。在疫情期间,需24小时值班值守。他们只能把孩子托付给了外婆。

方瑜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临江分院隔离病房开展工作10天后,被安排到绍兴市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市立医院)隔离病房继续战斗。

在隔离病房里,方瑜主要负责病人的治疗和护理,还当病人的传声筒,是外面医生及家人的联系纽带,解决病人的实际需要。

方瑜所在病区收治病人最大77周岁,最小的才1周岁半。这个1周岁半的孩子是爸爸陪护的,每当爸爸需要去做检查,或者孩子哭闹不停想找妈妈的时候,方瑜就主动担起“临时妈妈”的职责,抱一抱、陪着玩一会,安抚好了才离开。

病房里还有一个特殊的病人,她智力上天生障碍,沟通困难,这无疑增加了治疗难度。方瑜和队友们每天都会多多关注她,和她聊天沟通拉近距离。因为担心她不按时按剂量吃药,每天都给她喂好药,烧好开水,整理好房间。突然有一天,这个病人手写了感谢医护的纸条,亲手做了布偶送给医护人员,大家都是满满的感动。

穿着防护服长时间密不透风的工作,护目镜非常容易起雾。有一次整个护目镜都是雾水,模糊到电脑上的鼠标都找不到,本来十几分钟的护理记录,硬生生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完成。方瑜说:“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虽然辛苦,但是看着一个个病人病情好转出院,他们的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了”,真的觉得任何累都是值得的!

 C:\Users\HP-2021\Desktop\20220106定点隔离医院\方瑜\mmexport1640063886070.jpg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也很暖心

“分饭啦,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大清早,李小芳和战友们就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拎起病友们的早饭相互打气。早饭算轻便,中饭、晚饭,可得费上九牛二虎之力,三人两手各一大袋到各个病房去分饭,等饭分好,护目镜都模糊了,汗流浃背。

12月8日中午,李小芳在结束核酸采样培训后接到医院紧急电话需要驰援绍兴。作为二度出征的老将,她丝毫没有犹豫就和其他战友一起坐上了去绍兴临江的车。

在隔离病区,每次从接班开始,李小芳就开始忙忙碌碌,发饭、巡查病房、清点物品、执行医嘱、做各项治疗、定点到患者床边测量生命体征······

病房里有个老奶奶七十多岁了,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每到饭点、药点,李小芳和战友就轮流给她喂饭、喂水、服药。静脉输液时,两个护士一个安抚一个操作,默默守候到输液结束,才敢离开。见着老奶奶好几天没洗澡,衣裤也散发着味道,几个护士小姐姐不嫌麻烦一起给她洗头发、擦身子、泡脚、换洗衣物。洗完澡,老奶奶舒心地笑了。
    李小芳所在的病区收治的是第一批病人。刚开始,进到病房时常能听到“回去了不知道怎么面对村里人”“我的电话都被打爆了,单位的、亲戚的、关心的、问情况的、骂人的都有”“我们一家人都隔离了”······,病友们承受了心理和身体双重压力。李小芳时常陪伴在病人身边给予护理和治疗的同时,耐心倾听,适时疏导,并且每天带着病人练习两次八段锦锻炼促进身心健康。

几天下来,进病房的时候经常能听到“谢谢,护士妹妹,辛苦了!”“我们好好吃饭、吃药,争取早点回家!”经过大家的努力,病房里笑容多了,氛围好了,出院的病人越来越多。


C:\Users\HP-2021\Desktop\20220106定点隔离医院\李小芳\mmexport1640326612897.jpg


我在疫情最前线保护你们

从12月15日下午3点接到医院紧急通知驰援绍兴进入隔离病区到1月6日,我院手术室护士长赵亦萍在绍兴抗疫最前线战斗了整整21个日日夜夜。
    赵亦萍一行人一到目的地就进行了穿脱防护用品及相关事项集中培训,随后根据绍兴定点医院院感管理联合组安排,立马进驻隔离病区,主要负责隔离病区、放射科、实验室、医疗废物管理等院感防控督查以及全院院感防控巡查。她以扎实的防控措施、严格的监督,筑起感控壁垒,守护着前线医护人员和患者生命安全。
    每天中午12点,赵亦萍就和隔离病区医护人员一起,乘专车从酒店到绍兴新冠定点医院,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才回到酒店。8个小时不吃不喝,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全程佩戴N95口罩,对赵亦萍这样的60后来说确实有点累,但是她心里就一个念头,就是要把工作做好,保护好前方的队友。
     作为隔离病房专职感控督导人员,在每一个队友进入病区正式工作前,赵亦萍都要仔细检查他们的防护装备,一遍遍唠叨:“密合性试验做了吗?”“注意手卫生”······时刻监督着每个人的防护脱卸。同时深入病区的每个角落,检查感控物资是否到位?清洁消毒措施是否按要求认真落实?每天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进行沟通反馈和整改。
    完成一天的工作后,赵亦萍摘下面罩,脸上都是勒出的深深的印痕,脱掉手套,手上都是湿疹和皮损,但是心里是满满的充实感,觉得值!

 C:\Users\HP-2021\Desktop\20220106定点隔离医院\赵亦萍\图片2.png


病人一直在变化,而医护人员一直在这里坚守。只因那一袭白衣,赋予的责任与力量!

愿疫情早日过去,愿隔离病再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