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院新闻 /

274人平安返虞!他们感谢诸暨人民!

作者:何金颖、斯海雁、吴梦娜、周玲杰 发布时间:2022年1月4日 浏览次数:2536 来源:宣传统战部

隔离不隔爱 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在半个月隔离期间,万分感谢你们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舍弃家庭,坚持冲在疫情隔离的第一线,你们是我们的保护天使……每天看你们义无反顾又行色匆匆、忙碌的模样,想象你们不能准时就餐,想象你们脱下防护服时疲惫的模样;想象你们摘下面罩、脸上勒出红印子的模样……我的内心是震撼的,眼眶是湿润的。总之,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只希望,在我们撤离后,你们也能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这是12月30日上午,同方豪生隔离点第一批隔离群众解除隔离时,放在房间里的一份感谢信。

“自12月15日凌晨开始,同方豪生隔离点始终处于满负荷运作状态。同方有270个房间,是由我们中医院接管的,是诸暨接受隔离人员最多的一个点,工作人员日夜颠倒工作19天,无论对体力还是精力,都是一种考验,不过,大家都坚持下来了。今天,第一、二批共274人已全部解除隔离,平安返回上虞,所有人员都很开心。”同方隔离点斯海雁护士长告诉我们。

隔离点工作人员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医务人员每天早晨四点就要起床,开始做核酸采样准备工作,因为隔离人员每个人每天都要采,而且要求在早上八点前就要送检,所以天不亮医务人员就进入污染区工作了。

同时,还需测体温,提供各种生活需求,评估每位隔离人员的情绪反应、心理状况等。每天,办公室的白板上都记得密密麻麻的,隔离人员每一个合理的需求,医务人员都会想办法一一满足。其中,列入特定人员管理的有27人,原本就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医务人员每天会对他们进行重点评估,需要用药的或者药品未带够的统一由医院配送至隔离点。

这个隔离点老年人和孩子较多,最大的85岁,最小只有几个月。记得10月24日平安夜,我们为3岁的尘尘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工作人员从隔离点的“安心入住沟通群”里发现了尘尘妈妈诉说的遗憾,往年生日都是一家人一起为小朋友庆生,现在只有她和孩子,也没有蛋糕和礼物,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医务人员精心策划了一场别样的生日会……意外的惊喜让母女两感动得热泪盈眶。

85岁高龄的范老夫妻因牙齿不好,想要吃点软食,医务人员得知后,除了送去牛奶和面包,还特意联系餐饮公司,送上两碗热气腾腾的粥,并嘱咐他们有什么需求尽管说,我们会尽力满足。当范老收到物资后,他感动地对医务人员说:“诸暨人民太温暖了!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感谢诸暨人民!”


团队分工合作 疲惫换来感动

这样的感动每天每时都在隔离点发生……

在开元名都隔离点筹建初期,市中医医院团队在一天时间里完成前期准备,且无缝衔接,12月15日一天收满隔离人员。筹建的医务人员连续几天日夜奋战在岗位上,许珂琪是这个隔离点的负责人,她连续三天三夜不合眼,但在工作时依旧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其实她已经是很累很累了,这是一种累到极致的亢奋。

12月27日,隔离点收到消息:28日驰援上虞的诸暨医疗队凯旋,需要紧急腾出200多间房间来迎接他们,挪房间、打扫清运、物资准备、环境消杀……10位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又是一夜无眠。

记得12月19日,开元酒店工作人员在打扫解除本地隔离人员的房间时,发现了两封信,这是来自母女俩的感谢信,上面字里行间写着满满的感激之情,“你们要注意身体好好休息”!“你们辛苦了”!“浙江加油,绍兴加油,上虞加油,诸暨加油。”大家都是满满的感动。

在这段时间内,因为环境的影响和焦虑的情绪,隔离人员总会表露出紧张,一有事情就烦躁不安,隔离点的24小时值班电话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响,医务人员总是不厌其烦地倾听着隔离人员的需求。

在开元负责院感管控监督工作的陈文贤手上有一本小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房号、需求,她告诉我们,隔离人员只要有需要,电话一来,工作人员总会想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有一个怀孕42天的孕妇,需要每天注射黄体酮,得知这一消息,医务人员每天拿着注射器,准时去房间给她注射,还每天询问关心她的身体状态。

一位做完腔镜下胆囊摘除术,术后7天的隔离人员,诉说肚子痛,医院立马派出胆肝外科主任赵永良会诊,在做简单处理后,又嘱咐了注意事项,告知如果再有什么不舒服,可联系值班人员,他会过来处理。隔离人员连连表示道谢。

开元名都的团队还有很多创新,隔离房间太多,不容易记住,而且实时有人员进出,陈文贤还做了一张四色图标,红色代表已有人员房间,绿色代表备用房间,黄色代表待搞卫生房间,白色代表等待消杀房间。简单明了快捷,各部门效率明显提升。酒店保洁还打趣到:幸亏我们不是色盲。

哈哈,开元就是这样一个融洽、高效有温度的团队,为他们点赞!

 

一呼百应  连夜作战 我们是钢铁战士

城西如家隔离点筹建时,12月8日下午接到通知,9日完成前期准备和培训,10日凌晨开始收住隔离人员,一天完成。一接到通知,护理部一呼吁,护士长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毫无经验的基础上,大家分工合作,摸索着准备,有的负责仓库准备及物资入库,有的负责隔离房间清单(酒店没有平面图,一切都靠人工完成),有的负责隔离房间物品准备,人多力量大,10日凌晨准时投入使用。

而12月18日突然接到通知,如家隔离点要改为接收上虞隔离人员,到晚上9点左右,之前居住如家的隔离人员撤离完后,三个保洁再加上我们医务人员负责卫生和织物的清理,要知道70多个房间同时清理出的医疗和生活垃圾有多少吗?按如家负责人周玲杰护士长的话是像山一样多。

最要命的是如家污物通道只有楼梯,没有电梯,全靠人力拿下来或背下来,直到凌晨2点多才完成清理。这一夜,我们的医务人员不知道上下了多少趟,防护服内衣服已被汗水浸透,到楼下又被冷风吹得发抖,有几个脚都浮肿了,第二天大家讲起这冰火两重天的感觉,鼻子都酸酸的。

据周玲杰护士长回忆,12月19日23:00接到通知,1小时后,有4辆上虞车到达,准备迎接隔离人员。24:00工作人员们按照之前的分工迎接第一批隔离人员,核实身份登记、核酸采样、分配房间,直到4:50,所有人员顺利入住。又是一个通宵夜。

而平时,除了完成污染区的各项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也少不了,隔离人员信息录入、各类报表制作、各类档案建立,还要满足隔离人员的各种需求,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领头羊 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章柳萍副院长作为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医院负责人,主要负责城西如家、开元、同方3个隔离点的筹建和医疗保障任务。

自12月8日隔离点开始筹建,从各个隔离点医务人员确定、集结和培训,各个工作点位的流程管理和区域工程改造,物资筹备管理,再到防护消杀、院感管控等等,每一个环节,章柳萍都亲力亲为。整整一星期,她每天都是连轴转,忙完这个隔离点,马上就跑下一个点开始筹备,累的时候就眯一两个小时,到最后喉咙已经变粗变哑,还受凉感冒了,鼻涕眼泪一把一把。有人劝她休息一会,她总是淡淡一笑,没有更多的话语,转身就跟其他医务人员一起投入准备工作中。后来,闲聊时,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回答道:“当时人员那么紧张,时间又这么紧,如家第一个已经筹建好了,下面几个隔离点的流程我只要完善改进就行,就会少走很多弯路,这样管理起来也会顺手不少。”而且,在开元和同方,她还特意派了专职院感人员进驻隔离点,做好院感培训和管理监督工作,确保一线人员的个人安全。

C:\Users\HP-2021\Desktop\20210104274人平安返虞!他们感谢诸暨人民!\微信图片_202201041408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