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坐堂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医生坐堂

小暑养生注意这四点

作者:方月儿 发布时间:2018年7月16日 浏览次数:2767 来源:

  谚语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一来,便拉开了盛夏的序幕。

  养生先养心

  小暑以后,人常会感到心烦气躁,倦怠无力。所以这段时间的养生重点在于“心静”二字,以舒缓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常言道“心静自然凉”就是这个道理。特别是老年人,凡事莫急莫燥,以免损伤身心。中午最好小憩一会儿,时间以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午睡虽时间短暂,但它对改善脑部血供系统的功能、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午睡还具有增强机体防疫功能的作用。此外,午睡还可减少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病机会。

  饮食有讲究

  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

  在空气干燥、补水又不足的时候,常吃莲藕可以凉血、滋阴、清热。对老年人来说,夏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体寒的人,经期的女性,胃肠不好的人少吃藕。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是公认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但患有慢性肠炎、慢性胃炎及消化不良的病人不能多吃。

  此外还有“三花三叶三豆三果”,“三花”指金银花、菊花和百合花;“三叶”是指荷叶、淡竹叶和薄荷叶,它们都适合冲泡成茶;“三豆”是指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中医称之为“夏季灭火器”,能清热降火;“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

  消暑是关键

  避免身体中暑:

  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强烈日晒;同时多喝凉白开,出汗过多时可以在水中加很少量的食盐,以维持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避免情绪中暑:

  高温容易使人心烦意躁,为一些小事就大动肝火。防止情绪中暑可以听听音乐舒缓放松情绪,保持心境平和。另外,建议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少饮烈酒,少抽烟。

  警惕空调病:

  夏天来了,人们最常用的避暑方法就是吹空调,可空调吹多了,我们很容易得空调病,空调病的症状多表现为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

  预防空调病的方法:

  第一: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尽量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度;

  第二:开空调的时间不要太久,最多呆4个小时即可,而且还要时不时地开窗换气;

  第三:夏天晚上再热最好也不要整晚开着空调睡觉,就算要开着空调睡觉也要根据夜晚气温来调整温度;

  第四:刚从炎热的外面或者刚运动完回来不要对着空调吹。

  冬病夏治正当时

  除了防暑降温,还可把握住“冬病夏治”的时机。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三伏天是天阳之气正旺之时,此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特别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因此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