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坐堂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医生坐堂

膏方进补“治未病”

作者:张伟斌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0日 浏览次数:2812 来源:

进补养生和“治未病”,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适宜的季节。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万物潜藏,人体的阴精阳气也趋于潜藏,此时进补,益阴精阳气,易于吸收而藏于体内,从而使体质得到全面增强,可真正起到“扶正固本”、“治未病”的作用。

 

  冬令膏方集中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大健康观,针对更年期女性、亚健康人群、中年人、老年人,冬令膏方都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并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观点,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

 

  针对“更年期女性”的膏方

 

  更年期是女性一段比较敏感而多事的时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最后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75%的更年期女性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精神症状。可根据每个更年期女性的不同症候进行辩证论治、分别采用温肾扶阳、滋阴潜阳、益肾清相、养血柔肝、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养心安神、化痰活血等不同方法,可有效消除妇女在绝经期所出现的心烦口干、烘热汗出、健忘、头晕失眠、便秘等现象,使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和顺、经脉通利、全身达到平衡和谐的境地,也就是中医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针对“亚健康人群”的膏方

 

  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多见精力减退、体质下降、容易疲劳、胸闷气短、情绪波动、烦躁易怒、食欲下降、腹胀不适、腰酸膝软、下肢乏力、性欲减退、头晕耳鸣、夜寐不安或稍静即困、容易感冒……到医院作理化检查,可能完全正常,因此在西医往往无药可治,而通过“冬令膏方” 以补为主,补中寓治,治中寓补,纠偏祛病,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

 

  针对“中年人”的膏方

 

  人到中年,肩上的担子最重,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事业等都要求中年人付出更多的精力,而这一时期体内各器官、系统却逐渐出现了衰退现象,最容易患各种疾病。这时应该注意为身体充电,补益精气、调补纠偏。

 

  白发增多、腰酸耳鸣等早衰情况比较明显的,以补益肾气为主,多用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杜仲、胡桃肉、黄精等;

 

  用脑过度,有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记忆力下降,着重补心养血,多选择当归、酸枣仁、丹参、柏子仁、枸杞、何首乌、麦冬等。

 

  针对“老年人”的膏方

 

  一般来说,人50岁以前,以气虚为主,个别人可以出现精血不足;50岁以后,以阴虚阳虚为主,同时伴有程度不等的精血不足。气虚、血虚属于程度比较轻的虚症,到了阴虚、阳虚,那就比较严重了。许多人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齿摇发落、腰酸背疼、失眠健忘、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等虚弱症状,这些都是老年虚证的表现。因此上了年纪的人,一定不能麻痹大意。膏方以调补阴虚、阳虚为主,兼顾补养五脏。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提升脏腑功能,延缓衰老,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健康长寿的目的。

 

  针对“考生”的助考膏方

 

  有的考生缺少活动,气血凝滞,思维不够敏捷;有的体质较差,心气不足,脑力疲惫,记忆减退;有的由于各种干扰较多,而不能集中思想;有的本身就胆小怕事,遇到应考场面,一肚子才学都被吓了下去,无论如何也发挥不出来;有的先天不足,本身就体弱多病,临考紧张,更是招架不住等等。可用膏方进行适当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