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坐堂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医生坐堂

“双下沉、两提升”我们在行动

作者:何金颖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3日 浏览次数:2622 来源:

近年来,市卫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绍兴市关于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双下沉、两提升”的重要部署,一方面积极开展与上级医院的合作交流,与浙大附属一院等上级医院进行全方位医学合作,努力提升我市医疗单位医疗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努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流向基层,着力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县域内就诊率和就医满意度。

 

  一、主要做法

 

  (一)积极引进国内优质医疗资源

 

  1.市人民医院成为浙一医院重点协作医院

 

  今年市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洽谈成功,在院士工作站基础上建立重点协作医院关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将每周派出专家对重点科室如泌尿外科、心胸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开展医疗指导,以“做一个精一个”的原则,促进医院整体学科发展水平,进一步打造省市共建学科和县级龙头学科品牌。此外还陆续引进了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的9家名医工作室。国内优秀专家的到来,让群众不用费时费力上京沪杭求医问药,群众在人民医院就医的信任度不断增强。

 

  2.市中医医院成为杭州市一医院医联体医院

 

  今年7月市中医医院与杭州市一医院集团签订合作办医协议,增挂杭州市一医院诸暨分院牌子,重点扶持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肿瘤内科、心内科以及医学美容科。此外还持续引进了上海名医专家工作室、方剑乔名医工作室、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中心等5个名医工作室,尤其是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中心成立后成绩斐然,至今专家门诊数581人,收住病人348人,手术近67台,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市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等6家市级医院分别与上级医院建成协作关系

 

  市中心医院与浙江省新华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市妇幼保健院与绍兴市妇保院结成医联体,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浙江医院老年专科联盟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骨科结成协作关系,市第四人民医院与浙一医院手外科建立协作关系,市第六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建立协作关系。

 

  (二)实现我市医联体建设全覆盖

 

  市人民医院与璜山镇中心卫生院、次坞镇中心卫生院,市中医医院与江藻镇中心卫生院、浬浦镇中心卫生院结成重点托管医联体;市人民医院与草塔镇中心卫生院、安华镇卫生院、陶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埠镇卫生院、陈宅镇卫生院、岭北镇卫生院,市中医医院与应店街镇中心卫生院、山下湖镇卫生院、王家井镇卫生院、街亭镇卫生院、东白湖镇卫生院,市中心医院与五泄镇卫生院,市第二人民医院与赵家镇卫生院、东和乡卫生院,市第三人民医院与同山镇卫生院,市第四人民医院与阮市镇卫生院,市第五人民医院与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与马剑镇卫生院均结成专科托管医联体。

 

  医联体的组建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周边群众的就医需求,而且也极大地缓解了上级医院的就诊压力。此外,医联体成员单位内部推出开单互通举措,有效地减少了群众的“跑腿”次数,如岭北、陈宅等地卫生院的医生可直接为患者开具市人民医院的CT、MRI检查单,病人在当地完成缴费预约后可直接在预定日期到人民医院做检查。

 

  (三)加快推进医学共享中心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共享共用,避免人力和资金重复投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我市目前共建成投入使用五个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中心,截止今年8月我市放射会诊中心累计服务24895人次,市消毒供应中心累计服务23303人次,市心电会诊中心累计服务3642人次。共享中心的建立使许多原来要到人民医院做的特殊检验、检查项目都能在基层完成,使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医。

 

  二、主要成效

 

  (一)市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通过积极引进国内优质医疗资源,促使我市市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市人民医院《骨外科学》、《肾脏病学科》分别创建命名为省市共建学科和绍兴市医学重点学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