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即将开贴
今年7月16日入伏,入伏后,随着空气湿度增大,头顶炎炎烈日,上蒸下煮,体感桑拿模式开启。按照中医学理论,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7月16日起,诸暨市中医医院将推出“冬病夏治‘三伏贴’”活动,帮助广大市民健康度过炎炎盛夏。
什么是冬病夏治“三伏贴”
据市中医院“冬病夏治”门诊专家介绍,冬病夏治指对冬季好发及受寒易发的疾病,在三伏天或夏至到秋分的疾病缓解阶段,运用中医治疗手段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扶正固本、减少发病的目的。
“三伏贴”的贴敷原理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重要思想,由于夏季气温升高,自然界阳热最为彰显,尤其是三伏天,达到自然界阳热的极限,人体内阳气合于自然的阳热升腾,肌肤腠理开泄,经络通达,气血充沛,精力旺盛,因此,在三伏天运用特配的中药贴于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可将药物直达病所。
“三伏贴”贴敷时间
“三伏贴”贴敷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专家建议,但也不必拘泥,整个三伏天都有一定效果 。“三伏贴”贴敷时间分为四个阶段,头伏:7月16日—7月25日;中伏:7月26日—8月04日;加强:8月05日—8月14日;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三伏贴”有哪些适应症
呼吸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消化系统病症:慢性肠胃炎、慢性肠炎、脾胃虚寒性腹泻等;
运动系统疾病:肩周炎、颈椎病、风湿骨痛、虚寒性腰痛、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耳鼻喉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冬季特有的疾病:四肢冰冷、畏寒及平日体质属阳气虚等。
“三伏贴”禁忌人群
1. 孕妇及1岁以下儿童。
2.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3. 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嗽)的患者。
贴敷注意事项
1. 贴敷对象为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2.贴敷期间,忌酒、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忌食海鲜,禁止游泳,并要避免电扇直吹或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久待。
3.“三伏贴”以伏计共贴3-4次。成人贴敷药膏一般6小时-8小时,孩子建议一般为4小时-6小时。
4.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如果上述感觉特别剧烈,达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须及时取下药物,严禁搔挠,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及时至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