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坐堂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医生坐堂

告别夏打盹 “清补”消困倦

作者:何金颖  发布时间:2020年5月18日 浏览次数:2890 来源:

告别夏打盹 “清补”消困倦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人体的生物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出现不同的生理反应。夏天,人会特别容易困倦,打盹是经常的事。在医学理论上,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被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夏季气温升高后,人体为了充分散热御暑,皮肤血管和毛孔扩张,使血流量大大增加,引起体内血液分配的不平衡,降低兴奋性,脑组织的自我抑制而产生困感睡意。

  夏天频繁打盹势必对日常生活造成困扰,那该如何缓解?养生专家认为,可从“清补”着手。


  1.调理胃口。夏季常打盹是因脾虚湿阻引起的,所以在饮食方面,用薏仁、绿豆、山药熬粥,可起到健脾、化湿、开胃的作用;中草药如藿香、扁豆、荷叶、菊花、决明子、莲子等可清热化温。有了胃口,饮食摄入增加,精神倍增,就不容易打瞌睡了。


  2.补充营养。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加上胃口不佳而饮食减少,营养就相对不足,所以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使人体兴奋性增高,能够提升精神面貌,对夏季打盹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老年人尤其是体乏人群,容易疲劳,补充营养尤为必要。但是夏季的“补”,应以清补为宜,饮食要清淡,要多吃瓜果、蔬菜。


  3.常喝绿茶。喝茶可以起到提神解困的作用,而夏季适合喝绿茶。进入盛夏时节后,人体的津液会大量耗损。此时,以饮用性寒味苦的绿茶为宜。绿茶含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等较多,有刺激口腔黏膜、促进消化腺分泌的作用,利于生津,可以提神醒脑,赶走疲倦。


  除了饮食“清补”,还应适当补觉。中医有句话说“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23:00-1:00)阴气最盛,阳气初,要大睡,即深度睡眠。午时(11:00-13:00)阳气最盛,阴气初生,小憩即可。人体在此时适当休息,可以让身体进行自我调整,协调脏腑关系,恢复体内元气。夏天日长夜短,睡眠规律通常都是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每天中午午睡半小时左右是再适合不过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