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坐堂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医生坐堂

春分时节话养生

作者:何金颖  发布时间:2020年3月24日 浏览次数:2823 来源:

春分时节话养生

  春分是立春后的重要节气,虽然春意渐浓,此时人体的血液和激素活动正处于高峰期,但春天多变的气候又会使体内失衡,诱发一系列疾病。中医认为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好时机。因此,要抓住时机,在日常饮食、起居等方面注重调理机体平衡阴阳。

  【饮食篇】春天宜省酸增甘,多食时令蔬菜


  春分是仲春之季,是春气调和与万物新生的季节。“春天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预防春困”。而春分的饮食原则要禁忌大热、大寒,保持寒热均衡。因此,春天饮食要少酸多甘,清淡、易消化、少油腻,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助于提高人体的精力。


  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山药等滋补脾胃的甘味食物;多吃时令果蔬,蔬菜类可多选用豆芽、莴苣、芹菜、韭菜、菠菜、荠菜等;水果应多吃当季的,适当吃些富含钾的水果,如葡萄、橘子、香蕉、苹果等。


  【养生篇】规范作息保证睡眠,调和阴阳身体安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中医认为,春分时,上升之阳气与下降之阴气逐渐协调,昼夜平均、阴阳平衡,因此保健养生也应遵循自然规律,使脏腑、气血等生理运动与脑力、体力等身体运动和谐一致。


  多动少怒。平时要加强运动,可选择户外慢跑、打拳、做操、散步等适度的体育活动,使筋骨得到舒展。同时保持心情舒畅,肝气顺畅,心情愉悦,身体才能健康。因此,应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此时最忌情绪烦躁或太过压抑。


  亲近大自然。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要多到户外走走,亲近大自然,仰望蓝天白云,沐浴春风花草香,让春天美丽的自然景色尽收眼底,顺应自然,做到心态平和,才更有利于健康。


  放慢生活节奏。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不熬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顺应四时变化是调和阴阳的最好方法。建议春分时节尽量放慢生活节奏,为调养身心留出空间。


  【穿衣篇】预防“倒春寒”,注意多发病


  春分时节,虽天气渐暖,但乍暖还寒,雨水较多,还是需要“春捂”。穿衣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老人及小孩普遍抵抗力比较差,在这个时候就更应注意适时添减衣物,适量多穿一些衣服,不要一时减衣减得太快。


  春分时节各种细菌、病毒异常活跃,流感、水痘、甲型肝炎、肺炎等疾病高发。随着气温上升,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各类过敏造成的皮肤炎症患者比往常明显增多,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更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