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膏方进补 并非人人都能吃 避开膏方误区 科学合理进补
俗话说“秋冬进补,来春打虎”,中医认为秋冬匿藏精气,此时调补最当时。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膏方进补也成了近期不少人提上日程的一件大事。养生保健专科中医师提醒,养生进补不能瞎补乱吃,膏方进补有讲究,也有禁忌,并不是人人都能吃。
膏方适合哪些人群呢?
膏方进补的适宜人群为:年老体虚者、慢性病相对稳定者 、亚健康人群、女性和儿童。膏方以补为主,佐以祛邪。膏方进补,必须经过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辨证处方,一人一方,药症合拍,因此,进补的效果较好。膏方绝非仅仅单纯补益,而是通过全面了解病情,采用
调、通、化、清等方法,将补虚和疗疾融为一体,达到改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膏方哪些人不能吃?
急性病期间不宜服用膏方:如各种急性感染,有发热、咽喉疼痛、咳嗽、尿道涩痛、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时。慢性病患者在急性发作阶段不宜服用膏方:内科范围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冠心病症状不稳定期、高血压非稳定期,胃痛、胆囊
炎、胆石症发作者,自身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很高者,一般不考虑膏方调治。中医外科的乳腺病急性炎症期等也不适宜膏方调治。妇科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伤科的急性损伤等也不适宜膏方调治。传染病患者在急性期和活动期均不宜服用膏方;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的活动期,因病情变化较多,传染性强,需要针对性的特殊治疗,一般不建议在病情未完全控制、具有传染性情况下服用膏方。此外,孕妇、小于4岁的婴幼儿也不适宜服用膏方。
膏方该怎么服用?
对于一些适合服用膏方治疗而又有脾胃虚弱、寒湿困脾、肠胃湿热等情况的,或是近期有急性胃肠疾病史,在服用膏方之前,需要给予一些运脾健胃、理气化湿的中药,被称为“开路方”,目的是为后续膏方治疗的消化吸收创造有利条件。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的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患者不存在服用膏方的障碍,那么就不必服用“开路方”,可直接予以膏方,及时进补。
膏方可以每天服一次,在清晨空腹或晚上就寝前服用为宜,亦可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汤匙,开水冲饮。如胶质稠粘难化亦可隔水炖化后服用。膏方为小包装的,则一天1-2包,服法同上。期间如遇伤风感冒、伤食腹泻等情况,应暂时停服膏,等治愈后,再恢复服用。
膏方怎么贮藏?
膏滋药应储存在瓷罐(锅、钵)中,亦可用搪瓷、不锈钢容器存放,但不宜用铝、铁容器,密闭放置于冰箱保存,避免靠近热源。如遇冬令气温回升,或因停服较久等情况,可隔水高温蒸烊,但忌用容器直接加热,以免焦底。蒸烊后,应启盖,待完全冷却后,再把盖子盖
好。每天取用膏滋药时,保证汤匙干燥、清洁,可放一只固定的汤匙在罐里。为了便于携带,膏方也可做成真空小包装,一般也建议冷藏放置。秋冬膏方进补并非人人都能吃膏方是因人而异,由医生依据不同人的体质、病证而“量体裁衣”,一人一方开具的膏方,应注意避开
以下误区:
不经辨证,千人一方每个人有不同的体质和感邪情况。因此,膏方必须根据个人体质特点“量体裁衣”,才能起到补益效用,不能“千人一方”。膏方滋补,多多益善滋补类膏方一般多黏腻,而脾胃的消化功能有限,过多服用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而服用过多,非但补不进去,还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甚至气血滞留不通,即老百姓常说的“虚不受补”。不及时服用,服用周期过长一料膏方通常服用一个半月左右,膏方营养丰富,容易变质。如果不及时服用容易因保存不当造成浪费。
另外,有些病人隔年的膏方还没吃完,又不愿浪费,所以继续服用。由于时隔过久,他们的体质状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原先的膏方已经不合适了。
因此膏方要及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