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正当时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依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理论的特色疗法。在中医看来,夏属阳,此时人体与自然界的阳气盛旺,利用这样一个有利的时机,凭借“以阳克寒”,“寒者热之”中医经典治法,温补阳气、驱散寒邪,达到使身体某些虚性、寒性的疾病标本兼治的目的和预防保健的作用。
冬病夏治的方法主要有外治法和中药内服。外治,比如“三伏贴”,指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应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三伏天令阳气渗入六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药物之力借天之阳气温通人体,祛除病气,从而达到增加抵抗力、治疗疾病、预防保健的目的。该方法源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理论,符合《素问.六节藏象论》“长夏胜冬”的四季生克制化关系原理。中医院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已有20多年的历史,医院依靠丰富的专家资源和实践经验,精选地道的中药材,将具有温通经络、温肺化痰、散寒祛湿、通行气血、补养阳气、增强体质等作用的中药研成细末,调成膏丸状,由中医专家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辨证开方定穴,深受患者好评。
但是,并非所有人的体质皆适合进行“三伏贴”疗法,另有不适合人群可通过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结合中药内服调体,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儿童适宜人群:1.2岁以上的小朋友;2.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辩证为肺脾气虚或寒饮内停型;3. 消化道疾病:厌食、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辩证为脾胃虚寒或实寒性病症;4.其他疾病: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体质者,虚寒性体质者,以及其他阳虚体质引起遗尿或寒性疾病者。
儿童不适宜人群:1.极易过敏体质,癜痕体质或对胶布过敏者;2.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儿;3.皮肤长有疱、疖及皮肤有破损者;4.湿热证明显著:口干、口渴、口臭、便秘、易饥易食等;5.疾病发作期,如肺炎、发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