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新闻中心

运用“5S”管理 提升护理品质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8月12日 浏览次数:2370 来源:诸暨中医院

“5S”概念即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keetus)和素养(shini)。因五个步骤均以英文字母“S”开头而著称。5S活动的重点是创造高效率和整洁的工作环境 , 我们将“5S活动”引入病房管理,通过清理、规范现场,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了医务人员认真规范的良好品质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因此“5S”原理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是科学化管理的创新模式。

    我院护理部对“5S”活动进行了整体规划,制定总体方案,加强培训与宣传,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提高思想认识。科室成立“5S”活动小组,学习讨论其与开展优质护理的关系,制定活动目标,即彻底清理工作场所、完善工作质量标准、提升护理人员素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全院实施“5S”管理:“整理”为“5S”活动的第一步骤,即对选定的工作场所的物品进行现场清理。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分开,处理非必需品,将必需品数量降到最低程度。对立刻要用的、暂时不用的、长期不用的要区别对待。如治疗室、急救车、药品、科室常用物品等;第二步“整顿”,将物品、药品定位放置,摆设整齐,统一标识。使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整齐有序,消除“寻找”物品、药品浪费的时间,并消除过多积压;“清扫”为“5S”活动的第三步骤,从工作场所扫除一切垃圾、灰尘,保持整洁,清爽。检查机器、设备、药品是否完好。在清扫中发现的问题,查明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设立清扫责任区,明确各班职责,实施区域责任制管理,杜绝污染源;“清洁”为“5S”活动的第四步骤,目的在于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形成制度,让所有人都有章可循。并制定出检查考核表进行监督检查。“素养”为“5S”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即通过步骤的实施,使人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爱护公物和取用物品及时归位。还可培养具有积极进取精神、良好素质的护理人员,以达到提高护理团队整体素养的目的。      “5S”活动的管理模式,不仅能使护理管理高效、准确、便捷。而且,使护理工作环节一目了然,物品、药品取用省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紧急情况下不必因查找、取用物品不准确而费时费力,或误取、误用而发生差错,酿成不良后果。同时,因不断的清理、整顿有效杜绝了各类物品、器材、药品的过期、浪费,节约了成本。   “5S”活动管理模式的推行,直接影响医疗护理品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每个护理人员均能掌握各类物品、器材、药品的性能和放置,为病人服务更准确且省时,保障了病人安全,同时使护理工作满意度全面提升,使两个效益实现双赢,这正是优质护理所倡导的:安全、优质和满意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