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病原体“口口相传”
作者:口腔科 郦芳 发布时间:2020年7月28日 浏览次数:2754 来源:诸暨中医院
有些老一辈的人,担心小孩子吃饭嚼的太慢,或者是嚼不碎,就亲自给孩子嚼好以后用手抿到孩子嘴里,或者是直接嘴对嘴的喂孩子。这种做法正确吗?
诸暨市中医院口腔科的医生告诉你: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首先,人的口腔里面含有许多病原微生物,利用这种方式给小孩喂饭可以导致某些疾病传染给小孩。现在有很多研究表明:龋病也是可以在母婴间“传播”的,这个所谓的“传播”并不是“遗传”或“传染”,如果妈妈口腔内有多颗未经治疗的龋齿,就算还没有引起什么不适的症状,这些龋齿也都是孕育致龋菌的温床,这些特殊的病原体在日常生活接触中难免就会“传播”到宝宝的口内,那宝宝可就真的是输在起跑线上了。其次,小孩需要经常进行咀嚼功能的训练,如果看护人把食物嚼好以后再喂给小孩,就可以减少小孩咀嚼食物的机会,不利于小孩牙齿、颌骨、咀嚼肌及其机能的发育。最后,这种喂饭方式也不利于小孩良好膳食行为的养成。
医生还提醒看护人应注意以下几种行为:避免用成人的嘴巴接触宝宝的奶嘴去检测奶瓶中奶的温度。不要把勺子放到口中试温度再喂孩子。避免与宝宝嘴对嘴地亲吻。避免自己嚼碎食物后喂给宝宝,或是和宝宝共用餐具。
还在喂奶期间的家长还应该注意:奶瓶等婴幼儿喂养器具必须经常清洗消毒,否则,宝宝吃奶时会将病原体带入体内,导致腹泻、呕吐,还可能引起“鹅口疮”。消毒后24小时内没有使用的奶瓶,仍需重新消毒,以免滋生细菌。
上一页:母乳喂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步
下一页:什么是“六龄齿”?如何保护“六龄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