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普及心肺复苏,共同守护生命。

作者:ICU 吴佳琦 发布时间:2020年7月28日 浏览次数:2821 来源:诸暨中医院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猝死的重要技术,它现在已成为全世界第一救命技术,操作简单,而普及心肺复苏知识,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项急救技能,对于提高猝死患者的抢救率十分必要。
    争分夺秒 第一时间正确施救
    猝死发生时,患者的心脏和(或)呼吸骤停,体内有效的血液循环和氧气输送停止,意识丧失,脉搏消失,瞳孔散大。4分钟左右,人体即可进入生物学死亡期,发生不可逆的细胞死亡,特别是脑细胞受到的影响最大。猝死一旦发生会有严重的后果。心肺复苏是对发生心跳和(或)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人工通气、人工循环、电除颤等方法,帮助其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的一种急救技术。在发生猝死的第一现场,心肺复苏对于救助患者至关重要。
    心脏猝死多发生在医院外,约80%的猝死发生在家中、工作单位或公共场所。据统计,我国院外猝死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低于1%,这是因为心肺复苏在普通群众中的知识普及率偏低,在遇到猝死突发情况时,大多能做到的就是打电话求助急救中心,而并不知道如何科学有效地施救。而打急救电话后,通常最快急救车也要20分钟左右才能到达。这期间若不能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往往延误了抢救时机,造成本来可以抢救回来的患者死亡。
    如何做心肺复苏(CPR)
    在检查患者意识、心跳呼吸,判断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后,进行CPR。胸外心脏按压:将患者置于仰卧位,避免气道堵塞,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双臂伸直,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1/2段(两乳头连线的中间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深度约为4 厘米~5厘米(成人患者),再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0次左右。口对口人工呼吸: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让患者的胸廓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吹完气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患者气体呼出,两次为一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重复这一过程,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找到按压的正确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太靠上,则有可能出现肋骨骨折,如果太靠下,则对内脏不利。同时按压胸骨下陷的程度也应因人而异,不同体型的人要有所区别。
    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人人都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就可以减少悲剧发生,生命也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