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0条心理学准则
作者:黄芳 发布时间:2021年1月19日 浏览次数:4649 来源:诸暨市卫生健康局
1、保持自然的生活节奏和稳定的生活状态。如合理的作息时间与正常的饮食习惯等。
2、保持居家环境干净整洁,营造温馨和谐家庭氛围。家是心灵的港湾,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支持非常重要。
3、每位家庭成员既不能不在乎,也不要过度恐慌,主动关注由权威机构发布的防控信息,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对虚假和错误信息的辨识能力,不信谣,不传谣,防止引起恐慌。
4、学会识别自己生理和情绪上的不适,虽然我们没有被感染,但可能会有身心不良反应,如失眠、食欲差、心慌、头昏头痛等,也可以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注意力不能集中等。
5、当不良情绪影响到正常生活时,接受自己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这是个体面对危机时的正常反应,不要否认和排斥它们。
6、面对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时,寻找合适的情绪疏泄方式。如向亲人倾诉等。
7、保持亲人间联系与沟通,构建情感共同体。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人和亲友保持联系,相互间的鼓励与支持会增强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8、做一些能让自己感觉更好的事情,如看电视、阅读、听音乐、运动、玩游戏,将自己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更舒适的活动上。
9、如果你属于“恐慌”易感人群,建议适当与网络进行“隔离”,学会保护好自己,主动隔离过多的不当信息。
10、如出现恐惧,无法感觉安全;对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自尊丧失、感觉羞耻、痛恨自己;感觉无助、空虚、感受变得迟钝及麻木、变得退缩或孤立;睡眠状况恶化等情形,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应当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