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减盐周丨科学控盐,吃出健康
2021年3月8日-14日是“世界减盐周”。今年的减盐主题是“More Flavour, Less Salt”(多一点味道,少一点盐),聚焦“家庭烹饪减盐”。
摄入过多的钠可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等多种慢性病,并可增加胃癌和结肠癌的危险性。2013年WHO发布全球慢性病预防控制规划,提出到2025年世界各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要达到下降30%的目标。
为此,盐与健康世界行动(WASH)组织提出了以下建议:
1、减少使用酱料
如酱油,番茄酱,沙拉酱,豆瓣酱等。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尽量选择钠含量较低的产品。
2、多用天然香料
如辣椒,柑橘,大蒜,黑胡椒等。
3、关火再放盐,吃菜不喝汁
这些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食盐摄入。
4、少吃加工食品
选择钠含量少的加工食品,除了营养标签上明确指出了食品的钠含量,食品配料表上一些成分也标志着“钠”的存在。除食盐外还包括抗坏血酸钠,乳酸钠等含钠防腐剂及味精和醋酸钠等风味增强剂。沙拉酱,烘焙食品,腌肉,肉类罐头,奶酪,果酱,果冻和水果馅料等均为常见的高钠的加工食品。
避免“隐形盐”:除了日常烹饪添加的食盐,不少常见的食物含盐量很高却容易被人们忽略,这就是所谓的“隐形盐”。
1、甜品
各种各样的点心、甜品虽然味道是甜的,但却暗藏高盐。奶酪、糕点成胚后储存发酵前,表面是要抹上一层盐来腌制的,这是发酵和储存的必备工序。除了盐,面点、甜品在制作过程中,还会加入一些含钠的辅料,比如起膨松作用的碳酸氢钠、调节酸度的柠檬酸钠等等。
代表:冰淇淋。冰淇淋也是藏盐“高手”,因为冰淇淋在制作过程中,为了提升口感,会添加很多盐,只是浓郁的酸甜味把咸味覆盖住了,欺骗了味觉。
2、调味品
日常生活中,我们炒菜时习惯利用味精、番茄酱、蚝油、酱油、甜面酱等调味品来增加菜肴的美味。但是,这些调味品都是含盐大户,让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摄入过多的盐。
代表:酱油。100克酱油约含15克盐。
3、快餐
小孩很少有不喜欢吃鸡翅、比萨饼、薯条等快餐食物的,这些都是高盐食物。快餐之所以含盐量高,是因为有各种高盐佐料。
代表:方便面。一包方便面的含盐量能达到6.7g。
4、熟食
我们爱吃的熟食,如香肠、熏肉、午餐肉、腊肉等,虽然它们的名字里没有“盐”,但却是“钠”的重灾区。
代表:腊肉。每25g腊肉约含5g盐。
因此,在平时购买食物的时候,我们要睁大双眼,好好检查食品营养标签,选择钠含量更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