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梗多发,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因
“医生,快救救我老婆!她喘不过气来了!”日前,家住福田花园48岁的楼女士被紧急送往诸暨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我一直出冷汗,胸痛胸闷,喘不过气来了!”急诊医生询问病情后,立即启动胸痛诊治程序,对患者进行了心电图等系列检查:“急性心肌梗死!赶快联系急诊介入团队做好准备!”由于送治及时,手术后,楼女士症状缓解,捡回了一条命。据楼女士回忆,她平时血压有点高,也没有正规吃药,近数月活动后有胸闷不适,休息一下就可缓解,想想自己年纪还轻,所以也没有引起重视。这次胸痛胸闷,喘不过气来,才意识到严重,幸亏离中医医院近,救治及时,才转危为安。“真的太感谢医生啦!”
小编从中医医院心内科杨振刚副主任那里了解到,自从入冬以来,中医医院接诊的心梗患者明显增加,并且中年人心梗趋势有所上升。除了一部分发病原因跟心脏疾病、天气变化等有关,工作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大、吸烟、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及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等也都容易诱发心梗。值得一提的是,中青年人心梗通常起病急骤、症状凶险,一旦发生心梗往往比老年人更危重,猝死的几率也比老年人更高。一般心慌、胸痛,很有可能是心梗前兆。除典型的胸痛、胸闷,有濒死、压迫感,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外,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需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绝不能硬着头皮忍耐。”杨主任提醒大家,“当患者心肌梗死发作时,首先要让患者静卧,家属迅速拨打急救电话,不要随意搬动患者,更不能让患者步行前往医院。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2小时,俗称‘黄金120分钟’,若能在120分钟内打通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绝大多数心肌可以免于坏死。”
新年伊始,我们需要对健康有一个全面规划。
听听心内科杨振刚副主任为大家送上的新年护心计划:
保护心脏健康:限制饮酒,加强运动
每逢新年这种节假日,便常有因大量饮酒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长期大量饮酒会使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发生酒精性心肌病。很多人认为,适量饮酒对保护心血管有一定好处。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片面的观念。杨主任提醒大家,“喝酒还是要适量,有基础疾病的最好不喝。如果每天坚持30分钟的快走或慢跑,能起到有效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保证生命质量:良好饮食,保持饥饿
“适度保持饥饿感就是保证生命质量”。这是又一个新年饮食规划。饮食最重要的前提是控制总量。没有什么绝对可吃不可吃,多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不好改,但总量控制八分饱。实际上吃八分饱,不但有利于健康,也应该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的质量。
保护心脏关键:定期体检,提前预防
“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杨主任建议道。“对于健康成年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心血管方面的检查应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对于高血压、原本就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则应半年左右,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