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有哪些讲究与注意事项
作者:何金颖 发布时间:2018年6月8日 浏览次数:2668 来源:诸暨市中医医院
粽子要热透再吃
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加上红枣、豆沙或些许肉,因而在初夏酷热的气候里很容易变质。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完全加热。一是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由于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更易导致消化不良。
还有一点要注意,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则表明粽子可能放好久不新鲜了,最好别食用。一天只吃半个或一个,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即是半个或1个。特别胃肠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贪多贪凉,最好分小块屡次食用。
粽子最宜趁热吃
吃新包出来的热粽子比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后再重复加热。因而最好自个着手制造,吃刚包好的热粽子。包粽子时要注意,粽叶蒸后放置一段时间色彩发暗是正常的。不要选皮色鲜绿乃至蓝绿的粽子,由于粽叶很可能是经过硫酸铜处置,安全性没有保证。
在保存上,粽子能够放在冷冻柜里速冻后长时间保留,吃的时候要从头蒸透,或用微波炉化冻。保存时和其他肉类等生食物分开放,防止穿插污染。
糖尿患者忌食粽子
很多人喜欢吃五花肉做的肉粽。肉粽尽管蛋白含量高,却富含大量脂肪。因而高血脂患者应谨慎食用,可挑选豆沙粽、小枣粽和八宝粽等。由于糯米升糖指数高,不管是甜粽还是肉粽,糖尿患者都应谨慎食用。胃肠道有宿疾的人也不主张吃粽子,由于粽子不易消化,特别吃了油腻以后再吃粽子,易导致消化不良,肠胃不适。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人也应当少吃。另外,中老年人和体弱者不宜多吃粽子,宜选小粽子,特别是富含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
上一页: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下一页:为了孩子的“明天”,请您放下手中的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