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帕友”,了解这些信息后您还害怕吗?当然是“不怕不怕啦”!
谈起帕金森病,还在“闻帕丧胆”吗?,这个被称为老年人“三大杀手”之一的病症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到底什么是帕金森?有什么症状?什么东西引起的?如何确诊治疗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帕金森吧!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啊!
一、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病变性疾病,由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最先系统描述此病,因此被称为帕金森病。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手脚等身体部位出现震颤,变得僵硬。
二、帕金森病的病因是什么?
迄今为止,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但学界倾向认为与年龄老化、遗传因素、易感性和接触环境毒素等因素有关。
(1)年龄老化:科学研究表明,正常人30岁以后脑内多巴胺神经元及其通路即开始减少,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但在正常老年人中,多巴胺神经元死亡少于60%,由于代偿而无症状出现。但如果多巴胺神经元死亡超过60%,则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2)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可能与某些有毒物质、环境污染有关,其中,MPTP化学物质与发病有很大相关性。
(3)家族遗传性:临床表明,少数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流行病学调查也支持上述发现。
(4)遗传易感性: 个体对毒素解毒功能大小与是否患帕金森病密切相关,因此,帕金森病可能是遗传易感性与环境毒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帕金森病如何确诊?
(1)“颤”:手指弯曲、颤抖,早期呈现静止性,晚期有如“搓丸子”,激动、疲劳、焦虑时震颤加剧。
(2)“僵”:肢体动作变慢,身体僵硬,影响日常生活。
(3)“拙”:动作笨拙,不能做系鞋带、扣钮扣等精细动作,表情呆板,形成“面具脸”。
其他症状: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许多患者伴有便秘,睡眠障碍,嗅觉减退,抑郁等非运动症状。
三、帕金森病如何治疗?
目前,帕金森病首选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左旋多巴制剂,以美多巴和息宁为代表,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直到发挥预期疗效的剂量。一般的药物的蜜月期是3-5年,之后的药物效果会逐渐减退。其它常用的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MAO-B抑制剂,金刚烷胺等药物,需要专科医生根据病情合理使用。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目前手术治疗首选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即脑起搏器。在脑内特定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达到神经调节作用。DBS是帕金森病治疗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改善运动症状,减少用药剂量,但还是无法完全替代药物和撤除药物,最佳的切入时间点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如何有效预防帕金森病?
1、适当的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不但有益身心还能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例如跳舞、下棋、打太极拳等。
2、发现老年人有肢体震颤、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3、需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锰、汞等。这些都是会导致帕金森病发生的因素。
4、积极防治脑动脉硬化,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脑血管事件所致的帕金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