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中医养生

[节气养生] 天降甘霖到人间 ,“雨水”养生早知道

作者:何金颖 发布时间:2018年2月22日 浏览次数:3061 来源:诸暨中医院

一.春捂要恰到好处

  雨水期间 “倒春寒”  市民不要过早减去外衣,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更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

二.春季不宜用冷水

  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加之没有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洗头后应该及时用风筒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再变凉,很容易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

三. 健脾祛湿是关键

  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平时喝水尽量喝温水。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现所谓的上火症状,不宜轻易饮用凉茶,以免导致虚火更甚。注意食物清洁与保鲜,避免出现腹泻等问题。

四. 饮食以平性为宜

  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又风多物燥,常常会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因此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品。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可多食大枣、莲子、山药、韭菜、菠菜等。北方人食疗多以粥为好,可做成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等。此季节,我们应少吃羊肉、狗肉等温热之品。

五.不适宜剧烈运动

  不宜做过于激烈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以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六. 起居跟着太阳走

  跟着太阳走的意思就是晨起夜卧,天睡我睡,天醒我醒。

七. 保持平和的心境

  静心则气血平稳,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伤心气。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常态,同时还要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