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认识和防治 “流行性感冒”
一、何谓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每年都会在冬春季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在健康儿童和成人中通常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疾病。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有甲(A)、乙(B)、丙(C)丁(D)四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乙型流感传染性和严重性次之;丙型流感症状最轻,传染性最弱。
二、“流感”的流行病学及特点有哪些
1.传染源: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人感染来源动物的流感病例在近距离密切接触可发生有限传播。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4.流行特点:突然暴发,迅速扩散,易传染;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引起每年流行,流行具有季节性;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
三、患了“流感”有哪些不适表现
1.流感是由呼吸道传播和感染的,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咽干、咽痒、咽痛、咳嗽、咯痰等。
2.流感最主要的表现是发热,一般都是38.5℃以上的高热。不过一些乙流的病人、免疫力比较差的病人、既往打过疫苗或发热早期的患者可能表现为低烧。
3.流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全身症状比较重,包括头晕、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甚至有的病人没有咽痛、咳嗽这些呼吸道症状,只有全身酸痛、头痛这些表现。
4.还有少数的病人表现为胃肠型流感,以恶心、呕吐、腹泻等就诊。所以,即使您没有呼吸道症状,医生也有可能要为您做“流感”的筛查。
四、怎么查“流感”
现在医院可以为发热患者做流感快速检测,用棉签捅一捅鼻子,取点分泌物,等上15-30分钟就可以出结果了。不过这个流感快速检测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也会有假阴性可能,也就是明明是个流感,但没有查出来,这可能与采样的深度、发病的时间和用药等有关,必要时医生可能也会建议重复检测或经验性抗流感治疗。
五、怎么治“流感”
1.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2.“特效药”:流感有相对特效的抗病毒药,掌握用药时机非常重要。发病 48 h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 48 h 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 48h 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 48 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 48 h,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3.“不用药”:流感虽然比一般的病毒性感冒重,但它也跟大多数病毒一样,具有自限性——也就是病毒越繁殖,毒力越低,一般到一周左右,病毒可以自动清除,流感可以不治而愈。 即使没用特效的抗病毒药,流感患者多饮水、多休息,增加自己的抵抗力,也可以把流感“扛”过去,这个过程一般不超过1周。
4.“中成药”:葛根芩连丸、蓝芩口服液、双黄连、清开灵、板蓝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都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本院还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专门为流感患者组成协定处方,供医生们辩证使用。
七、怎么防“流感”
1.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2.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3.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