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预防无小事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过程就像青霉素、X光机的发现一样,幽门螺杆菌的诞生也充满着偶然和艰辛。1982年4月,Marshall从胃粘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为了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Marshall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基于这些结果,Marshall和Marren提出幽门螺杆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从此传统认识开始动摇,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幽门螺杆菌预防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饮食
饮食要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细嚼慢咽,避免食物过于从此,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特别是烟熏、腌制食物,一定要避免。
注意一日三餐;饮食要注意营养;食物要易于消化吸收,进食时要细嚼慢咽;禁忌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和烟熏、腌制食品;有些食物中经亚硝胺腌制的食品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会使得患者癌变的几率大增。
幽门螺杆菌患者的呕吐物以及粪便应及时的进行清理,而且受及器具应该给予及时的消毒。避免感染给其他人,应该防止病从口入,不吃不洁食物、改变用餐方式,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溃疡病患者与人接吻,也有传播此病的危险,应加警惕。
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他命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牛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含非常多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反酸多的患者应少用牛奶。
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常呈现家族聚集的现象,所以为了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防止二次感染,则应该制定计划,避免感染家族成员。发现幽门螺杆菌时,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有高风险癌前状况者需要内镜随访。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但只有很少人患病。因此大家不必对其产生恐慌,对于带菌者也不需要采取特殊的隔离措施。只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
(一)餐前洗手: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要做到餐前仔细洗手,生吃瓜果时洗净、去皮,是直接影响幽门螺杆菌能否被带入体内的关键环节。
(二)仔细刷牙:幽门螺杆菌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而认真、仔细地刷牙,至少要做到早晚一次刷牙,餐后漱口,以减少进餐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可能。牙具等清洁用品不要放在卫生间内,一定要放在通风的地方。
(三)杜绝亲密喂食:因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亲密接触感染,而平时家庭喂养小朋友时,部分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辈会对小朋友进行口对口哺食,这大大增加了家庭内感染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