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补碘 建设健康中国
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涉及地域广,威胁人口多,特别是对新婚育龄女、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但现实生活中,人们缺少碘缺乏危害及预防知识,为此,我国提出:5月15日为“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中国”。
防治碘缺乏病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食用碘盐。我国推行食盐加碘至今已有二十年了,防治碘缺乏病成效显著。可一些人认为:“我们天天吃海鲜不缺碘”;更有人质疑“现在甲状腺疾病多了,都是补碘惹的祸”。
甲状腺疾病真的比以前多吗?
甲状腺疾病检出率明显增多,是因为以前没有做对应的体检,而现在随着医院精密仪器和体检项目的增加,早期发现疾病能力的提高,甲状腺疾病检出率大大提高,所以并不是发病率真正的升高。
天天食用海产品就不缺碘了吗?
海产品含有的碘与碘盐中的碘在人体存在的形式不同,不易被人体吸收,据有关数据证明,如果不吃碘盐,得食用750克海鲜才能满足人体对碘的生理需要量,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况且,碘元素在人体中的代谢速度很快,早上摄入到晚上就所剩无几,所以仍需依靠碘盐补充。
人体为什么需要碘?
碘是人体必需元素,素有“智力元素”之称,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关系极为密切。碘在体内主要是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碘的生理功能也是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完成的。
碘对人体的作用是双向的,碘缺乏可导致人类健康受损,而碘过多同样会产生损害,在“防治碘缺乏病日”来临之际,要提醒大家的是:既要补碘也不能过量。
碘缺乏的危害
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如果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碘,会导致甲状腺素合成分泌减少,并引起一系列的损伤:
1、成人期缺碘,造成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2、孕妇缺碘可致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先天畸型、先天聋哑等。
3、在胎儿期及婴幼儿期缺碘,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脑发育落后,影响智力发育。
4、儿童期可致体格发育落后、性发育落后、身材矮小、肌肉无力等,碘缺乏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碘过量的危害
1、高碘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最常见的是碘致甲状腺肿(IH)和高碘性甲亢。
2、 高碘对智力的影响:多项在人群中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显示高碘地区学生的智商明显低于适碘区,但这种影响不如碘缺乏的作用明显。
3、高碘对性功能的影响:美国的一项研究曾显示碘盐的摄入量与男性精子计数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尚有碘过量对大鼠生殖力影响的多次报道,这不能不说是过量补碘带给我们的另类担忧。
不同人群每天碘的推荐摄入量是多少?
0~3 岁为50 微克;
4~10 岁为90 微克;
11~13 岁为120 微克;
14 岁以上为150 微克;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为250 微克。
怎样判断我们体内碘是否适量?
据了解,人体摄入碘后90%左右的碘通过尿液排出,因此尿液中的碘含量是评价群体碘营养水平的主要指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标准,若群体尿碘中位数低于100微克/升,则该群体处于碘摄入不足状态;在100至200微克/升之间,则为碘摄入适宜状态;在200至300微克/升之间,为碘摄入超足量状态;在300微克/升以上,为碘摄入过量状态。
怎样科学补碘?
1、吃合格碘盐——食用碘盐是防制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需求。
2、吃含碘高的食品——含碘最高的食物为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鲜带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
陆地食物则以蛋、奶含碘量最高,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碘量低于肉类,植物的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如何正确使用碘盐?
首先,食用碘盐贵在坚持。人体补碘是一个长期性、日常性和生活化的过程,正常人应经常食用碘盐,最好是天天食用。其次,买合格碘盐,随吃随买,不要长期存放。第三,碘盐储存方法要适当,要防热、防潮、用有盖的棕色玻璃瓶或瓷缸盛碘盐,放在阴凉、干燥处。第四,炒菜、做汤待快熟、出锅时放盐效果好,不要用油炒碘盐。
哪些人不宜吃碘盐?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患者中的少数人,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生活在高碘地区的居民,他们每天从食物和饮用水中已经得到了较高剂量的碘,这部分人群也不宜食用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