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事没事推着孩子轧马路 尾气中的铅刚好沉积在推车的位置,宝宝容易铅中毒
咬手指头、注意力不集中等都和铅中毒有关系,但并不是所有铅中毒的小孩都有这些症状,也不是所有具有这些症状的小孩都是铅中毒。家长应该了解的是这些症状有可能和铅中毒有关系。
通讯员 陈军
孩子爱走神可能是铅中毒“我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心不在焉、马马虎虎。做作业的时候有时爱啃手指头,一会走神,看看东、看看西,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作业。老师也反映他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有时喜欢和同学做小动作。老师批评后当时会好一些,可是过了不久老毛病又会犯。”不久前,王女士来到市中医院生长发育科向医生咨询孩子的问题。
医生便让王女士的孩子进行血铅含量检查,结果显示血铅为247微克/升。
市中医院生长发育科医生周芳告诉记者,关于儿童铅中毒的诊断国际上有一个通用的标准:静脉血铅水平大于或等于每升100微克。100微克-199微克/升为轻度铅中毒,200微克-449微克/升为中度铅中毒,450微克-699微克/升为重度铅中毒,大于等于700微克/升为极重度铅中毒。像王女士的孩子就属于中度铅中毒。
对生长发育影响不可逆
据了解,铅是一种强烈的亲神经毒物,同时对钙的吸收、血色素合成酶、生长所需的多种酶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铅中毒会导致智力下降、多动、狂躁、抵抗力差、食欲不振等,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有的铅中毒还可以引起腹绞痛、便秘等,严重的甚至可直接致人死亡。
到目前为止,周芳手上铅中毒的小患者大概不到20人,有的是因为身材矮小来查的,有的是因为多动等症状来查的。虽然看起来比较少,但周芳说,其实有些只是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或家长没有发觉而已。“在省儿保神经内科,这样的小患者会比较多一些。”周芳说,“儿童铅中毒不一定会出现临床症状的原因在于,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可能早在临床症状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近几年我国儿童血铅调查显示,在非污染区(普通城市)血铅超过100微克/升的比例在20%-30%,高于200微克/升的比例大约在2%左右。虽然重度中毒毕竟是少数,但家长还是要引起注意。
推车上的孩子就是马路吸尘器
有孩子的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白天呆在家里没什么事,那就推上童车,让孩子或躺或坐,然后推着去逛个街买点东西,或者就沿路边推着走,给自己也给孩子解解闷;吃过晚饭,又推着童车,带着孩子在马路边散散步。殊不知,这样的举动却可能是害了孩子。
周芳说,因为铅都是沉积在1米以下的位置,刚好是推车所在的范围,家长推着小孩在马路上散步就好像是推着一个吸尘器,把一些含铅的废气都吸入了孩子的体内。家长带孩子逛马路时,千万不要用推车,要抱在手上。
原则上来说,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两个渠道进入体内。其中,消化道占到了85%,呼吸道占15%左右,还有极少数是通过皮肤吸收的。对于家长来说,一定要了解铅的来源,才不会在无意中使孩子铅中毒。
从大环境来说,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业铅污染如开矿、冶炼、蓄电池回收等,还有多年来我们使用的含铅汽油。随着汽车尾气的排放,铅就进入了土壤、空气中。
还有一些劣质的玩具、餐具也有一定的铅含量。比如孩子吃饭、喝水用的彩色陶瓷杯、碗等。陶瓷上面都有釉,釉上彩是用一种含有颜料的贴花纸制作的,而铅有一种特性就是可以使颜色更加漂亮。虽然现在国家对陶瓷制作已经有了限定的标准,但不排除有的不法分子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一些不好的颜料,或者烧制时温度不够。用这样的器具给孩子盛一些酸性的食物如醋等,就会引起铅中毒。还有,像水晶器皿、彩色玩具的含铅量也很高,孩子用嘴咬后容易将铅吃进体内;部分蜡笔、水彩画颜料和铅笔涂层中,重金属含量也存在超标问题;吃皮蛋、爆米花等食物时也会不知不觉地将铅吃进体内。
铅中毒可防可治
应该如何避免铅中毒?一旦铅中毒后是不是就治不好了?
周芳说,铅中毒是可防可治的,轻度的铅中毒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包括营养干预、环境干预、行为干预等治疗。重度的铅中毒患者可以使用去铅的药物。不过,目前国内需要使用去铅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还是不多的。
周芳提醒,儿童家人有从事铅工作或居住在铅污染源附近的,同时孩子有啃指甲、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记忆力下降等现象的,建议定期查血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