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科普

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

作者:骆霞 发布时间:2011年2月25日 浏览次数:2504 来源:院感科

春渐转暖,万物复苏,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特别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结核病等,都是春天的多发病,为进一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制定了以下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流感
   1.搞好居室环境卫生,常开窗,勤通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喝水,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或口鼻。
   2.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一年内未接种过流感疫苗者,可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费接种流感疫苗。
   3.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
   4.避免与流感样症状(发热,伴咳嗽或咽痛)人员密切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出现流感样症状,应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隔离和防护。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帕等遮住口鼻,并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或参加聚会活动,以免传染给他人。
二、麻疹
   1.麻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很容易被感染。打喷嚏、咳嗽、说话时产生的飞沫可以传播麻疹。
   2.得了麻疹,常有发热、结膜炎、流鼻涕、咳嗽、皮疹等症状,也会有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3.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出生后应在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必要时可进行强化接种。  
   4.对8月龄以下及其他各种原因不能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在麻疹流行地区应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
   5.家长要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6.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疾病的高发季节,建议去病人较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避免不必要的输液,同时要戴好口罩。
三、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及处理完呕吐物或婴儿的尿片后应洗净双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3.注意保持居室的空气流通和环境整洁,勤开窗,常通风。
   4.家长要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一旦儿童出现发热伴皮疹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做好隔离和消毒。如果孩子是幼儿园小朋友或学校学生,应及早告诉班级老师,孩子未彻底治好前,要在家休息,不要让孩子外出与其他儿童接触,更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学校上学,防止传染给别的儿童。
四、结核病
   1.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当怀疑得了结核病。
   3.得了结核病,应当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
   4.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
   5.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6.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
   7.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8.养成开窗通风习惯。
   9.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